今天给各位分享拔罐常用穴位有哪几个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拔罐常用穴位有哪几个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拔罐按摩针灸 日常养生必知的6大穴位
- 2、针灸拔罐的作用和功效
- 3、拔罐穴位一般拔哪里
- 4、针灸穴位都有哪些
- 5、拔火罐针灸怎么做?
- 6、中医拔罐治病常用九大穴位
- 7、拔火罐的穴位
- 8、拔火罐的穴位
- 9、背部拔罐穴位有哪些
拔罐按摩针灸 日常养生必知的6大穴位
1、太白穴,缓解脚痛位置:将一只脚搁在另一条腿上,会看到脚部中心有一条椭圆形的弧线,这就是足弓。这个弧线的起始点,就是太白穴所在位置。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走一段路后会发现脚部疼痛,回家就脱掉鞋捏捏脚,可有效缓解脚部疼痛。其实,这是因为您按摩刺激了脚掌前面的太白穴,因此会有减痛的效果。专家指出,刺激太白穴除了用手按摩外,可采用脱掉鞋袜,将脚立起,用另一只脚的后跟来踩踏的方法刺激太白穴,这样刺激穴位的效果更佳。这是因为除了脚部更好使劲外,是取身体左右平衡的原理。身体长得很对称,左右脚、左右手都是两两相对的,就像天平的两边。在按摩时,有意识地用身体的一侧来按摩另一侧,可以更好地调节身体的平衡。2、委中穴,缓解腰背痛位置: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腰腿疼痛、肩膀麻木,包括后背筋膜炎等,都可以按揉委中穴。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按揉此穴可以分清降浊。此外,肩周炎患者还可试试把右手指从后背尽量对左手指尖,再反过来。通过这样交叉,类似搓澡的动作,对缓解疼痛效果很好。3、阳池穴,保护腕位置:阳池穴和大陵穴分别在手腕的背面和内面,也就是腕背横纹的中点处。在中医中,许***位是两两相对、互相匹配的。阳池穴和大陵穴就是这样一对穴,都在手腕上,一前一后保护着腕关节。关节是身体当中活动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磨损的地方,尤其是手腕。打电话时可以按摩这两个穴位:用肩膀夹着话筒,站起来,一手刺激另一手的穴位,既避免了久坐的坏处,还可以保护手腕。4、内关穴,改善心脏功能位置:内关穴位非常好找,在腕横纹上面两横指,我们稍微用点劲,有两个大筋,在两个大筋之间就是内关穴,轻轻按压有一种很酸胀的感觉。心痛、心悸、胸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经常按摩内关穴,就可以起到一个保护心脏的作用,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还可以治疗晕车、晕船等,对怀孕前3个月恶心、呕吐的妊娠反应疗效也很好。按摩内关穴时,可沿着手腕上下方向或用硬币侧轮滚动按揉,每天按揉半小时。5、阴陵泉穴,帮助腿部消肿位置:膝盖内侧横纹向上,会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顺着骨头的下方和内侧摸,会摸到一个凹陷的地方,这里就是阴陵泉所在位置。很多中老年人做了一天家务后,会发现自己的小腿肿胀。这是小腿长期在同一姿势下,气血无法顺行而导致的肿胀。这时候要用“小腿消肿穴”阴陵泉。每天在这个穴位刺激3-5分钟,让气血顺利通行。另外,尽可能不要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有利于全身的气血循环,避免身体的僵硬。6、曲骨穴,消除前列腺炎位置:在小腹部,由肚脐从上往下推,会触摸到一个拱形的骨头,这块骨头就是耻骨,在这个拱形边缘的中点的位置就是曲骨穴。曲骨穴和膀胱泌尿系统的关联最大。但凡与之相关的疾病,如通利小便、调理月经等,都可以找曲骨穴,是治理下焦疾病的一个重要穴位。每天按摩曲骨穴50至100次,可以很好地缓解前列腺的压力,解决尿频尿急等小便问题。
针灸拔罐的作用和功效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拔罐是健康的可以增强免疫力,还具有保健的作用。如果是生病的时候在相应的穴位上进行操作,就可以起到治疗和促进康复的作用,比如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建议患者治疗后要注意保暖、避免过度疲劳或受凉。多晒太阳、多吃一些瘦牛肉以及豆制品类的食物。
拔罐穴位一般拔哪里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拔罐穴位一般拔足三里,因为足三里是身体上的一个保健穴位,所以拔足三里可以调节身体的心血管功能,可以增加身体的肠胃蠕动能力,促进身体营养方面的吸收,还可以有效的预防高血压和心脏病,可以对身体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另外一般拔罐穴位也会拔涌泉穴,拔涌泉穴可以使身体的精力更加充沛。
针灸穴位都有哪些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益肾的列缺穴:两手虎***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散热去痛的尺泽穴:手心朝上,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保健心脏的内关穴:手腕关节第一横纹中间下两寸。防止失眠的神门穴:位于掌心小指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舒服腰背的委中穴:膝关节后侧窝处横纹中点。增强胃动力的天枢穴:位于脐旁两寸处,与脐同一水平线,左右各一穴。
拔火罐针灸怎么做?
赵天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1、拔罐要选择好的部位或穴位,最好是肌肉丰满、皮下组织饱满、毛发少的部位拔罐。2、拔罐的时候室内要保持暖和,特别是露出了皮肤的皮肤的病人要尽量避免用风口,以防感冒。3、拔罐时,病人应注意保持体位不能移动,以免脱掉。拔罐使用罐体吸附数多时,罐体之间的距离不宜过近,以免罐体相互牵拉皮表面产生疼痛或拉伤,或由于罐体之间相互挤压而导致罐体脱落。4、拔罐之前,拔罐部位的斑块还没有消失,不要再将罐子放在原来的位置。5、病灶深、疼痛、拔罐时间宜长;病情轻、病灶浅、麻痹性疾患,拔罐的时间宜短;拔罐部位肌肉发达,如背部、臀部、大腿部等,拔罐部位的时间要长;拔罐部位肌肉薄,如头、胸、上肢,拔罐时间要短。天气冷的时候可以适当延长拔罐时间,如果天气炎热可以相应缩短。6、皮肤在起罐后局部出现潮红、瘙痒,不能乱抓,可涂抹“刮痧拔罐润肤增效乳或油”,经过数小时或数天即消。7、时刻关注病人的病情,注意区分正常和异常反应,如遇有不正常的紧拉感、疼痛或严重不舒服,要立即调整排气阀杆,稍放一点气减压)或起罐重新吸附;如出现晕罐现象,应立即调整负压(并在罐底的排气阀门杆上稍放一点气减压)。8、劳累、饿、渴、醉、对疼痛过度敏感者应让病人休息,饮食、喝水、酒醒后再拔罐;对疼痛过度敏感的人用轻手法。本文就拔火罐和针灸的方法做了介绍,不同的体质,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治疗的时间也不一样。因此在进行治疗之前,必须先进行详细的体检。拔火罐前、后都要注意,如果只是正常保健的话。
中医拔罐治病常用九大穴位
一、合谷穴。合谷就是俗称“虎口”的部位。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经从手出发,沿手臂外侧,一直到头面部。合谷有清泄阳明,祛风解毒,疏经通络,镇痛开窍之功用。经常拔罐可使牙齿健康,也可以治疗牙痛、面部疾病。也能保持大便畅通,有利于排出毒物、废物,起到养颜、抗衰老的作用。六、百会穴。百会别名三阳五会,头为诸阳之会,拔此穴或常按摩对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功效。其提升作用显著,对脏器下垂有特效。本穴位拔罐时常需要理发,否则密封效果不好,影响疗效。百会穴位于头部***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其作用是平肝熄风,清热开窍;升阳益气,醒脑宁神。七、背俞穴。人体五脏六腑之背俞穴均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在此条线上拔罐,可畅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理五脏六腑生理功能,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是保健拔罐疗法的常用穴位。医学发现在背俞穴上拔罐,可通过对脊神经根的治疗,反射性地刺激中枢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足三里不仅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治疗胃经循行所经过部位的病变,以及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病、糖尿病等。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中医养生,选择拔罐,上述九大穴位大家要所了解,这样,在拔罐时才能有的放矢。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安全地拔火罐呢?看看下面的介绍吧。如何安全地拔火罐?1.检查罐口是否光滑由于拔罐时所产生的负压较大,如果瓶口不光滑,很容易在起罐时扎伤皮肤,在皮肤上留下创面。因此,玻璃罐使用之前一定要用手摸摸瓶口是否光滑,看罐身是否有裂口,有的话一定要及时换掉。另外,有的人较瘦,皮肤组织不够丰富,拔罐前可以在皮肤上涂上一层凡士林或石蜡油、菜油,这样更容易操作,也不会漏气。2.酒精棉球别碰罐口拔罐前,要先将罐中的空气排出后才能形成负压使用。有的人用投火法,即用棉球或纸蘸上酒精后投进去,但这比较容易起火。吴凤杰技师建议,在家可用闪火法,用棉球蘸些酒精或白酒,把棉球点燃,用镊子或钳子夹着放入罐中,三五秒后立即拿出来,这样玻璃罐中氧气迅速消耗,形成真空,就可以直接拔罐了。如果燃烧时间太长,空气会重新进去,没有负压产生,就拔不起罐;若时间短了,空气没有消耗尽,同样拔不起罐。总的来说,闪火法风险较小,但要注意,酒精不能滴来滴去,玻璃罐用之前一定要检查,不能沾上酒精。此外,一定不要把燃着火的棉球放在瓶口,否则瓶口温度高,放在皮肤上就可能烫伤。3.留罐别超过20分钟拔罐的时间并非越长越好,15~20分钟即可,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如果皮肤特别娇嫩,则不宜超过15分钟。吴凤杰技师提醒,“曾经有个病人拔罐五分钟就起泡了,可见每个人时间都不太相同,可以通过玻璃罐随时观察,发现异常要及时拔掉。”而在使用多罐时,排列一般不宜太近,否则易因牵拉产生疼痛,同时罐子互相排挤,也不易拔牢。4、起罐时别硬扯由于罐吸附在皮肤上,起罐时如果生拉硬拽,会感觉非常疼,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入,罐子即能脱下。需要提醒的是,处于饥饿状态、大出血、大汗、长期腹泻、过度疲劳的人,一定不能拔罐,否则很容易晕罐,出现休克症状,一定要休息后,症状缓解了才可以拔罐。此外,在家还可以使用真空罐,效果跟玻璃罐差不多,也更易操作、更安全。
拔火罐的穴位
王静 主治医师 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这时候一般选取阿是穴,就是我们常说的痛点,一般关节附近,避开大血管,肌肉丰厚的地方都可以拔罐。拔火罐不同于针灸,对于穴位的精准度没有那么高,一般疼痛的位置可以拔罐的,都可以用拔罐疗法。还有比较常见的是感受寒邪,风寒感冒,风寒咳嗽,颈项部,背部僵硬不适,这时候可以选用大椎穴,身柱穴,和后背脊柱两侧的膀胱经,可以疏风散寒解表。如果是胃痛,呃逆等病,我们一般拔罐选择中脘,神阙等腹部穴位。现在也有很多人用拔罐的方法来预防保健,增强免疫力,这时候一般选取后背脊椎两侧的膀胱经,中医经络学里,后背的膀胱经上都是各个脏腑的背腧穴,这些穴位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就是,人体正气强,抵抗力强,就不容易生病。在这里,建议大家自己在家拔罐的时候,选取抽气式的火罐,既方便又安全。
拔火罐的穴位
张章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在腹部拔罐可以拔天枢、大横、中脘、下脘、滑***、关元等穴位,可以减肥和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受风、受寒出现颈肩、背部的疼痛会在肩背部进行拔罐,这时选取的穴位主要是大椎、肩井、肩髎、天宗、肺俞等穴位,这些穴位可以温经、祛风、散寒、通络。腰部的疼痛,如腰扭伤引起的剧痛或腰肌劳损导致的酸痛、胀痛可以选取肾俞、大肠俞、膀胱俞、八髎穴进行拔罐,如果是腿部的疼痛也可以在大腿或小腿上进行拔罐。
背部拔罐穴位有哪些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一种,可以选择肺俞穴,主要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可以治疗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引起的咳嗽、气喘、鼻塞等。第二种,可以选择心俞穴,主要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可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第三种,可以选择肝俞穴,主要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可以治疗黄疸、背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