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哪家中医院治疗艾灸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哪家中医院治疗艾灸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养生保健艾灸哪里最好
- 2、艾灸的中医治疗
- 3、中医艾灸治疗究竟有什么意义?
- 4、艾灸的穴位有哪些
- 5、艾灸的穴位有哪些
- 6、中医艾灸应该如何治疗前列腺炎?
- 7、艾灸最常用的穴位
- 8、中医教你怎样艾灸
- 9、提高免疫力艾灸哪里
养生保健艾灸哪里最好
张军 副主任医师 扬州市中医院1、益智和预防老年痴呆可以艾灸的穴位:常用穴位是肚脐上的神阙以及双腿膝盖下方的足三里穴。可选用的艾灸方法是艾条温和灸,每次可以在每个穴位上连续艾灸10-15分钟,每***疗1次即可,可连续艾灸3个月。能起到改善老年人心脏功能以及非常好的延缓大脑和骨骼老化速度等效果。2、提高儿童身体素质的穴位:可选用的艾灸穴位是足三里以及神阙、关元、气海等穴位。可选用的艾灸方法为艾条隔盐灸或温和灸,每次可在每个学位连续艾灸30分钟,每周间隔治疗1-2次即可,连续治疗3-6个月即可。通过这种方法艾灸这些穴位,可以帮儿童提高免疫力、防病、激发体内的正气、增强骨骼生长能力。3、强身健体可以艾灸的穴位:成年人通过艾灸强身健体时可选用的穴位包括了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气海、关元穴、脾俞、肾俞穴等。而常用的效果比较好的艾灸方法是艾条温和灸,每次可以在每个穴位连续艾灸10-15分钟,每周间隔治疗2次,连续艾灸1-3个月即可,其次,也可以使用隔附子灸法灸这些穴位,效果是一样的。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养生保健艾灸可以艾灸的一些效果比较好的穴位了,希望大家看完后对艾灸养生保健方面的知识有更多了解。而想要得到更好的养生保健效果,在平时也不能只依赖艾灸法,最重要的还是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好精神状态。
艾灸的中医治疗
秦敏 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可以喝滋阴降火生津的药材汤,比如莲子、百合、沙参、玉竹、生地,这些可以滋阴润肺。也可以使用促进津液生长的食材来煲汤喝。
中医艾灸治疗究竟有什么意义?
1、调和气血气血是一个人活动和机能运行的根本,如果气血通畅,一个人是不容易生病的,但如果气血不畅时,各种疾病也会逐渐出现,艾灸有一大功效就是调和气血,帮助气血恢复通畅的运行,就比如很多有血瘀的病人,使用艾灸后都能得到很有效的改善。这一类大部分都是女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月经不调症状,在艾灸的治疗下,一般都能够有明显的恢复。2、温通经络在日常生活中,有一部分人比正常人来说更加怕冷,尤其是遇到冷风时,就会出现头痛体虚的感觉,这主要是身体中阳气渐弱的表现,如果想要改善这种情况,就可以考虑温通经络的疗法,这也是艾灸的主要作用之一。在使用艾灸时,可以根据经络和穴位的不同来进行局部的艾灸,这样更有助于治疗阳虚和寒症的病人。3、扶正祛邪扶正祛邪,在中医中一般是针灸可以达到的效果,但艾灸合理的使用情况下也是能达到这样的作用的。使用艾灸后,一般可以增强人体的阳气,阳气变强后能够达到抵御疾病的作用,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抵抗力增强的表现。经常使用艾灸进行养生或治疗的人,会有明显的体质改善,就比如在生活中变得不再容易感冒,对于一些易感的疾病也有良好的抵抗力。4、扶阳固脱扶阳固脱说的直白一点,也就是在人体阳气出现大量缺失和亏损的情况下扶助阳气,恢复原有的身体机能。在中医里面,这就是回阳救逆的治疗方法,想用艾灸达到这种治疗方法是需要严格的对疾病进行判断和处理的。5、升阳举陷阳气不足时,常常都会引起很多疾病,此时就需要将阳气升举,帮助机体恢复原有的功能,艾灸能够起到益气补阳的作用,在长时间的使用下,也能够达到升阳举陷的效果。常见的胃下垂和滑胎等病人都可以尝试用艾灸来治疗。对于中医而言,艾灸不仅仅可以起到保健的效果,同时也是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案例显示,哮喘的病人可以通过瘢痕灸来达到根治哮喘的效果虽然并不能保证每一个病人都能通过艾灸来根治疾病,但艾灸的疗效是毋庸置疑的。(责编:梁劲旋)
艾灸的穴位有哪些
程娇影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艾灸什么在月经期的穴位1、艾灸什么在月经期的穴位1.1、三阴交:足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1.2、关元穴:脐下3寸,腹***,仰卧取穴。取穴时,可用仰卧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从肚脐至耻骨上端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脐部向下五分,即为此穴。1.3、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中极旁3寸。1.4、涌泉穴:在足底,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和后三节之二交点。2、月经期艾灸要注意什么?2.1、冬天要做好保暖和防暑:艾灸的时候体表部分都会暴露在外,冬天要注意保暖,夏季高温要防止中暑,室内温度要控制好,保持通风透气。2.2、注重体位及穴位的准确性:艾灸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按处方找准艾灸的部位或穴位,确保艾灸效果。2.3、要注重思维的集中:艾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避免艾条走动,不在穴位上,还要注意防止着火,特别是艾柱灸时要小心,不要让艾柱翻滚、脱落、烧伤皮肉。3、艾灸在月经期的益处3.1、提早月经不调月经提前由于脾气暴躁,脾为血之主,情绪抑郁、情绪抑郁等,同时,脾虚湿阴神经内分泌失调,也有阳气火旺、情志抑郁等。艾灸主要是通过回阳固脱,温补阳气,调理脾肾两虚所造成的脾气不足,可以解郁散肝气达到身体平衡,可改善内分泌失调,使子宫卵巢神经活跃,从而有效改善。3.2、月经推迟月经延迟量少且暗沉,有血块,排出不畅,痰阻,月经淡呈粘液状,月经前前后白带下多,血虚,苍白,小腹疼痛,唇齿淡,肾虚,腰酸。艾灸,可散寒祛湿,增强阳气,改善血液块排不出,子宫痰湿过重导致月经不畅,艾有通经络和气血,祛湿活血之效。月经期间可艾灸1、高血压患者,虽然各种专业书籍上都有灸法介绍,但要视病情轻重而定,以控制血压为主,再辨证取穴。2、肿瘤是良性的,要严格辨证。3、恶性肿瘤患者不宜艾灸,艾灸会引起热血沸腾。4、身体内有金属埋件,谨慎艾灸,物理原理简单,不必细说。5、凡是外露的部位,如面部,不要直接灸,以免疤痕形成,影响美观。6、疲倦过度、过度劳累、酗酒、大汗、情绪不稳定、或妇女经期忌灸。7、一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时,或身体极度衰弱,体形瘦骨嶙峋忌灸。月经期要注意什么1、清洗:经期要保持外阴清洁,每天晚上用温开水擦洗外阴,最好是淋浴;卫生巾、纸要柔软、干净;月经带、内裤要经常换内裤、勤洗,大便后要由后往后擦拭,以免脏物进入***,导致***炎或子宫发炎。2、维持愉快的情绪:精神情绪对月经的影响尤其显著。经期期间要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避免出现月经不调的不良反应。3、足够的睡眠和运动量:经期适度的运动,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不要剧烈运动,因为过度劳累会使盆腔充血,导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腹痛腰酸等;要有充足的睡眠。4、膳食:月经期由于血液的耗散,营养更加充足;饮食宜清淡温和,易消化,不可过食生冷,因寒性导致血凝,易导致痛经,月经过多或突然中断等。不能吃太多辛辣的食物,可以减少子宫出血的发生。要多喝开水,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5、适冷性和暖性:月经期间都会有大量的毛细孔,要注意气候的变化,尤其要防止高温日晒、风寒雨淋、涉水、游泳或用冷水洗脚、久坐冷地等等。
艾灸的穴位有哪些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灸足三里: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的合穴,为五俞穴之一,为全身最重要的强壮穴。具有健脾胃,助运化,调气血,扶正气,壮元阳,祛风邪及强身壮体益寿的作用,俗话说."若要安(足)三里不干",是古今最常用的保健穴。常用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或化脓灸。灸关元穴:关元属任脉经穴,为足三阴经与任脉之会,手太阳小肠的募穴。具有温肾固精,益气回阳,培元固本,理气和血,通调冲任及强壮的作用,灸之能调整膀脱的张力,促进垂体…性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强身保健。古人有"关元主诸虚百损"。对防治遗尿、遗精,习惯性便秘等有较好效果。为中老年人保健灸常用穴。灸气海穴:气海穴属任脉经穴,为保健要穴。具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调理冲任及强壮作用,灸之能调整胃肠及肾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对腹泻、遗尿、***,滑精、月经不调、崩漏、中风、不孕有防治作用。古人有"气海者,人元气所生之地也".灸肾俞穴:肾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背俞穴,具有补肾益精强健腰背,聪耳明目,壮骨健身,温阳散寒等强壮作用。灸之能调整肾;功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调整膀胱张力,兴奋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主治肾虚腰痛,精少***,诸虚百损等。对肾虚腰痛、遗精、***、***、遗尿、哮喘等有防治作用。灸膏育俞穴:膏育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背俞穴,有调整肺气,养阴润肺,补虚益损的功效。灸之能缓解支气管症,增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防治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虚劳及一切血证。那么如果是想要达到促进自己血液循环效果的话,就可以艾灸自己的足三里的,这个穴位是最常见的艾灸的穴位,这也是一种具有保健效果的穴位,很多人们在想要养生的时候就会艾灸这个穴位的,不光是可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强身健体的,起到一个延年益寿的效果。
中医艾灸应该如何治疗前列腺炎?
王俊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是针对腰腹部穴位进行移动艾灸,从而起到温补肾阳、消炎镇痛的效果,长久使用对前列腺炎具有明显疗效。中医常常通过艾灸来治疗各种前列腺炎症,中医学上的传统艾灸具有方便易行、疗效确切的显著特点,它是中医学中保健养生、延年益寿的重要方法之一。用艾灸治病的主要方法是将艾绒点燃,放置于体表某些穴位之上进行一定时间的烧灼烘烤,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借助艾火作用使得施灸部位慢慢发热起泡,打通脉络将疾病缓解治愈。与此同时,艾灸还能改善人体系统功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对增强体质起着巨大作用,达到强身健体康复疾病的功效。中医艾灸如何治疗前列腺炎呢?艾灸取穴:艾灸穴位可取会***、肾俞、命门、中极、三阴交、八髎穴等。患者如伴腰骶酸胀,可以重点灸肾俞、次髎穴,伴随少腹不利的患者,可以着重灸关元、三阴交这两个穴位。艾灸方法:针对腰腹部穴位,可以使用四眼艾灸盒,采用移动的方法进行艾灸,腰腹部的艾灸不少于40分钟,肢体的艾灸每穴15分钟左右。温度以皮肤适应即可,注意安全避免烫伤。艾灸功效:灸治可以起到温补肾阳的作用。其中位于脐下3寸的关元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聚集了一身元气。中医学上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穴可以使得清阳上升的同时让浊阴下降,起到血液充盈的效果,滋养脾肾,补气活血。八髎穴属于盆腔所在的部位,艾灸关元和八髎穴时,如果会***位出现明显疼痛,就可以在会***位进行针灸,慢慢会起到消炎镇痛的效果。看了以上介绍,大家对中医艾灸应该如何治疗前列腺炎有了深入了解,只有试用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真正领略到它的好处。中医艾灸集合名老中医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辨证施治将疾病彻底治愈,对前列腺炎有着特殊的效果。艾灸的作用非常广泛,可谓好处多多,对身体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艾灸最常用的穴位
艾灸最常用的穴位1、关元:古今医学家都认为关元穴是一个能起***回生的重穴,并且都认为刺激该穴的重要手段就是灸。关元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此穴有精宫、丹田等别名。艾灸关元穴可以治疗一切阳虚症、气虚症,如气喘短气、畏寒怕冷、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食、精冷、中风脱证、虚劳羸瘦等等。关元穴又是小肠的募穴,所谓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腹胸部的意思。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而灸关元就能很好的促进肠道功能,增强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2、涌泉穴: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着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灸涌泉穴可以治疗: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道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3、足三里: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古今许多医家都对此穴推崇备至。因此流传着“若想胃里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更加相关研究发现,足三里进行艾灸能够很好的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进而增加消化能力。4、大椎: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穴大椎也是首选,都是在治疗寒凉疾病,那么大椎在上焦,治疗寒凉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选穴位。5、命门:补肾壮阳灸命门,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人体生化的来源,生命的根本。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生之窦。临床上,命门火衰(见命门火衰证)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男子***,女子宫寒不孕,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之象。(责编:陈晓)
中医教你怎样艾灸
马小丽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1、选择合适的穴位。艾灸疗法是利用艾棒在一定的穴位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穴位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病情来看。比如艾灸的穴位可以取关元,中极,气海,会阴,足三里,三阴交,腰骶部的穴位等穴位来艾灸。虚寒体质,通过艾灸温肾助阳散寒止痛,可以给予艾灸三阴交,足三里,脾俞,肾俞,命门,中脘以温肾助阳。祛湿可以进行艾灸,去湿热,艾灸方法:肝俞、胃俞、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太冲。2、选择合适的艾灸工具。艾灸要选择比较好的艾条,可以直接手持艾条艾灸。也可用在进行艾灸的时候需要购买一个艾灸的盒子,避免烫到自己。艾灸仪艾灸也是非常先进的一种方法。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3、注意艾灸的时间。艾灸根据季节、地域的不同、要注意艾灸的用量,艾灸时要合理利用姜片。找准穴位,避免造成不良后果。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灼痛,灸至皮肤有红晕为度,就可以了。能起到温经通络,散寒祛湿的功效。一般来说每次艾灸的时间15-30分钟不等,十天为一疗程。4、选择正确的艾灸方法。艾灸有很多种方法,一般可以用回旋,悬定,雀啄,摆尾回悬。手持艾灸条,离穴位高度3厘米左右。艾灸时在左右方向,或反复旋转施灸。还可以使用生姜辅助,具体的方法是取生姜一小片,敷于有关的穴位之上,上面将点燃的艾条或是艾柱接近或是放于生姜片上,进行熏烤。
提高免疫力艾灸哪里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神阙穴,进行悬灸,强身健体,固本扶阳,可以提高免疫力,驱除亚健康的状态。★灸关元穴取穴方法:关元穴位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也就是自己手指4横指宽处)。施灸方法: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持点燃的艾条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3厘米,平行往复左右方向或反复旋转施灸,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分钟。功效:培元固本,补益下焦,达到扶阳固本的作用。★灸中脘穴取穴方法:中脘穴位位于上腹部,前正***上,在肚脐正上方4寸(6横指宽处),取穴时,采用仰卧取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即为中脘穴。施灸方法: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持点燃的艾条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3厘米,平行往复左右或反复旋转施灸,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钟。功效:和胃健脾。★灸足三里取穴方法:位于膝盖下方凹陷处约2横指宽的地方,左右各一,取穴时,可以将同侧手掌心正对膝盖骨中心,五指微张自然下扶,无名指尖所触的凹陷处就是足三里。施灸方法:取坐位,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最好在每晚临睡前施灸。功效:驱除下肢的寒气,调理脾胃。★灸神阙穴取穴方法:神阙穴位于肚脐的正中。施灸方法: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持点燃的艾条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3厘米,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钟。功效:温经驱寒,平和阴阳,调理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