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六康网全国知名整形美容咨询预约平台
首页 > 整形资讯 > 艾灸调理常见病

艾灸调理常见病

发布时间:2025-07-17 14:19:18 来源:http://www.6k11.com 作者:六康网

今天给各位分享艾灸调理常见病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艾灸调理常见病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艾灸治疗的疾病有哪些呢

赵天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1、艾灸能治疗什么病呢?内科疾病可通过艾灸、雷诺病、急性细菌性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感染性腹泻、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雷诺症、哮喘、慢性肾炎、肾下垂、***、急性脊髓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冠心病、高血压、流行性出血热、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硬皮病、糖尿病、股外侧皮神经炎、急性脊髓炎性面神经麻痹、慢性溃疡性结肠症、糖尿病、类风湿性痢疾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糖尿病,慢性溃疡,面肌痉挛,慢性溃疡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红斑性硬皮症,急性脊髓炎”,慢性溃疡病,糖尿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糖尿病。2、艾灸能治疗哪些外科疾病?艾灸可治疗的外科病证有:急性炎症、疖肿、指(趾)感染、急性淋巴管炎、颈椎病、骨折、切性腰扭伤、急性乳腺炎、褥疮、狭窄性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骨关节炎、慢性前列腺炎、骨结核、血栓性浅静脉炎、腹股沟斜疝、痔、直肠脱垂、输血输液反应、乳腺增生、前列腺肥大等疾病。3、艾灸能治疗哪些皮肤病?艾灸可治疗的皮肤病症状有:带状疱疹、白癜风、斑秃、银屑病、冻疮、神经性皮炎、寻常疣、黄褐斑、腋臭、鸡眼等皮肤病。4、艾灸能治疗哪些妇产科疾病?艾灸可治疗的妇产科病证有:子宫脱垂、习惯性流产、外阴白色病变、胎位不正、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慢性盆腔炎等。局限于篇幅,关于艾灸治疗疾病这个问题,今天由我暂时为大家解答到这里!我相信广大中老年朋友都该有个深层次的认识!要想调理好身体,不仅要用艾灸来治疗疾病,而且要我们调整好饮食结构,加上适当的运动,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艾灸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孙健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寒症 、 虚症 、 淤症 都可以通过艾灸进行治疗,比如 风湿痹痛 、 颈肩腰腿痛 ,还有 宫寒 ,即女性 小腹冷痛 、 下肢发凉 ,也可以使用艾灸进行治疗和调理。艾灸本身有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作用,艾灸治疗疾病在临床中凡属于一切寒症、虚症、淤症都可以通过艾灸进行治疗。比如临床中比较常见的 风湿痹痛 、 颈肩腰腿痛 ,还有目前社会非常流行的 宫寒 ,即女性出现 小腹冷痛 、 下肢发凉 等疾病,都可以用艾灸进行治疗和调理。

实用常见病艾灸疗法

赵天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实践性常见病艾灸腹痛,泄泻对于寒性腹痛、泄泻者,宜采用隔姜灸神阙法。加少许食盐和姜片一块,姜片面积略大于肚脐,切成0.2~0.3厘米厚的片状,中间用针刺数孔。病人平躺在床上,露出腹部,家人用食盐填在脐孔内,与脐周皮肤平齐;然后把姜片放在上面。以艾草为底,压入略小于姜片的艾草,放在姜片上,点燃艾草。当艾草燃烧时,热量通过姜片,渗入盐层,直到到达皮肤。待艾条燃尽后,再换一艾条灸,并加灸3~5次,每日一次。如果姜片干枯皱缩,可以在更换艾柱的时候同时更换。本品具有温里祛寒、减轻疼痛、扶阳固托、升提止泻等功效。若伴返胃、吐食者,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中魁穴(中指屈曲,近掌指间关节中点)施艾条灸,每次10~15分钟。如果有厌食乏力的情况,可以在足三里穴(外膝三寸)的艾条进行灸,每次10~15分钟。呼吸系统疾病感冒的人可以用艾条独灸大椎穴(低头,颈根突出骨节下凹中为穴),每天20分钟,每天一次。还可以用艾草隔姜灸法,病人俯卧时,家人将姜片放在其大椎穴,放上艾灸,每天3~5次,每次3~5次。寒痰咳嗽的患者可用艾条灸于列缺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间下凹陷是穴)及合谷穴(虎口后肌肉丰隆)20分钟,每天一次,可在天突穴(胸骨上窝中点)及上气海穴(平卧,两***连线),每次20分钟。病人卧床,露出背部腰部,操作人员将捣烂的蒜泥适量铺在大椎穴(蒜泥饼直径2~3厘米,厚1厘米),然后沿着脊柱依次向下,每隔1.5厘米放一同样的蒜泥饼,直至股沟处。接着在每块蒜泥饼上放一壮艾条(制法同上),同时点燃,燃尽易燃物,每次灸2~3次,每天一次或一次,一次一次,一次一次。如果出现上肢疼痛,活动受限比较明显的患者,可以在艾条灸曲池穴(曲肘90度,肘横纹外侧)、外关穴(掌背横纹上2寸)、合谷穴等,对于下肢症状较重的患者,可加艾条灸(曲肘90度,肘横纹外侧)、外关穴(掌背横纹上2寸)、合谷穴。如果使用隔姜蒜灸等,很容易产生泡沫,一定要注意操作,皮肤敏感或不愿起泡者要谨慎。

艾灸能治什么病

李辉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1、常见的寒痛:如膝关节疼痛、膝骨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包括肩周炎等寒痛疾病,这些病一到寒冷的环境下,就会表现的更突出,都可以使用艾灸温经散寒;2、部分内科病:包括慢性腹泻、慢性寒性腹痛,尤其是女孩子的寒性痛经,御寒疼痛会加重,这种情况都可以采用艾灸这种治疗方式,因为艾灸温经散寒的作用比较强;3、回阳救逆作用:对于四末不温、末梢循环不好的情况,也可以艾灸命门、关元,包括肾俞穴,补益人体的阳气;4、艾灸最重要的作用是防病保健,可以选用足三里、关元、气海。本身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比较好的方式。

艾灸治病的方式都有哪些?

李永玲 主任医师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直接灸,悬灸,艾灸器温和灸,隔物灸等,可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穴位:1、直接灸:直接灸的方法是用艾绒捏成的圆锥体,也叫艾炷,直接放于身体穴位和痛处点燃施灸的方法。这种方法由于现代人很难接受,所以应用的不多了,大多用温和灸代替了。2、悬灸:悬灸使用的工具是艾条,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种灸法。一般艾火距皮肤约3厘米,灸5―10分钟,可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烧伤皮肤,以红晕为度。操作方法,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三种方法。3、艾灸器灸:艾灸器又叫温灸器,现在市场多见的有铜制艾灸罐,也是一种温灸疗法。它的优点是可以固定在身上更方便,不用刮灰更节省耗材,更加温和刺激性小,艾烟更少。4、隔物灸:隔物灸是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又称“间隔灸”。作为间隔的物品通常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药灸等。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疾病。从中医来说,特别对风寒湿痹、脾胃虚证、气滞积聚、上盛下虚、厥逆脱证、外感表证、咳嗽痰喘等疾病有较好疗效。从西医来说,主要治疗以下疾病:1、内科病症:如感冒、腹泻、呃逆、慢性胃炎、胃下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高血压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中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等;2、外科病症: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扭伤、骨关节炎、慢性前列腺炎、疝、痔、直肠脱垂等。3、皮肤病证:如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4、妇产科病症:如子宫脱垂、习惯性流产、胎位不正、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慢性盆腔炎等。5、五官科病症:内耳眩晕症、颞下颔关节紊乱症、等同时艾灸又是常见的保健之法。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

艾灸养生的好处有哪些?艾灸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刘业帅 主管技师 ***市人民医院虚性的疾病,可以调理虚寒型、阳虚型等体质。艾灸的治疗手段比较多、治疗效果也比较好。比如督脉灸治疗,即在督脉上艾灸,借助督脉总督阳气的作用,激发出人体自身的阳气。这督脉灸治疗这种方法对于阳气虚弱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此外,若有畏寒怕冷、精神萎靡症状的患者,亦可应用艾灸进行治疗。艾灸的主要作用是康复保健,人们通过艾灸治疗可以调理身体,提高身体的免疫力,特别是针对虚寒型和阳虚型体质,艾灸的治疗作用比较明显。如果艾灸治疗的同时配合其他治疗措施,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尽管艾灸的操作方式比较简单,但是也属于医学治疗方法之一。患者在进行艾灸治疗时,需要注意艾灸治疗前后的注意事项。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进行艾灸治疗,严格遵医嘱,避免艾灸治疗对身体造成损伤。

艾灸调理常见亚健康症状

ask794295892g感觉疲乏无力、身体沉重、昏昏欲睡。慢性疲劳综合征多与情志不舒、气血不足、气机不畅有关,可以通过艾灸疏通经络、通畅气血、提振精神,从而改善此病症状。步骤/方法:1、调理方法一:取穴位置: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调理方法:先自上而下按摩这五个穴位,每次每穴1~2分钟,至皮肤发红、发热。然后用艾炷无瘢痕灸。每次每穴灸3壮。与调理方法二交替选用。2、调理方法二:取穴位置:百会、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调理方法:使用艾条温和针灸,每次每穴施灸10~15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日,连续灸疗3个疗程。与调理方法一交替使用。3、调理方法三:取穴位置:神门、足三里、心俞、膈俞,脾俞。调理方法:使用艾炷隔着姜针灸,每次每穴施灸3~5壮,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不可时间过场,容易对皮肤产生危害。注意事项:所以当我们身体出现亚健康如慢性疲劳,头晕目眩,恶心干呕时,可以试试小编推荐的这几种方法。但是如果没有好转或者病情比较严重的话,一定要去专业的医院去找医生看病。

中医解答:常见病艾灸时如何选穴

1、肠胃不好:艾灸足三里,神阙,中脘、脾俞、胃俞。2、肾虚:艾灸肾俞、关元、足三里、八髎穴。3、大便不爽:艾灸(悬空灸)近10天肚脐和脐周、足三里。4、反流性胃炎:化脓灸的方式在中脘穴、足三里、丰隆。5、胆囊息肉:艾灸关元、期门、日月、阳陵泉。6、扁桃体炎:艾条灸下颌下的扁桃体点和大椎穴。7、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用四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还有用单眼灸。穴位:中脘穴(位于腹正***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一侧足三里穴上各悬灸10分钟,以穴位上皮肤潮红色为度。胃痛可立即缓解。使用时要注意力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说明:艾灸足三里穴能使胃痉挛趋于弛缓,胃蠕动强者趋于减弱;又能使胃蠕动弱者立即增强,胃不蠕动者开始蠕动。8、糜烂性胃炎:用四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还有用单眼灸盒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灸。9、高血压:艾灸大椎和百会。10、便秘:灸神阙、关元、足三里。(责编:陈晓)

返回
首页
在线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