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医艾灸养肝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医艾灸养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艾灸对肝脏有好处吗
霍则军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艾灸人体特定穴位对肝脏有一定好处,肝脏属于解毒器官,肝功能较差时可导致解毒功能减退,而艾灸可改善肝功能,起到养血柔肝、疏肝理气的功效,对肝脏具有一定保健作用。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主藏血,肝脏情况较差时,患者脾气暴躁、易怒,还可影响脾胃,造成脾胃功能失调,进而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此类症状可使用艾灸进行调理。机体输血功能减退时,可艾灸肝俞穴、胆俞穴,促进肝胆的气血流动。机体脾胃功能较差,通常是由于肝脏气血功能失调导致,可艾灸脾俞穴、胃俞穴、足三里穴等,起到疏肝理脾的效果,改善脾胃功能。此外,肝藏血功能异常会导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视物昏花等血虚症状,可艾灸脾俞穴、血海穴等,起到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的效果,所以艾灸对肝脏有一定好处。艾灸有一定助阳效果,需依据患者的体质判断是否可以正常进行艾灸。如果患者存在肝火旺、脾气急躁、面红目赤、肝胆湿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两胁胀满、口苦口臭等症状,则应避免艾灸,以免加重病症。
肝脏不好艾灸哪里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太冲穴此穴是肝经的原穴,也就是在肝经气血运行的根源所在,春季坚持对太冲穴进行艾灸,可以激发肝经的原气,促进肝经气血的运行,起到很强的补肝作用。由于肝主筋,如果在春天出现四肢无力的现象,就是肝经气血不足的表现,通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就会有很大改善。2、三阴交对三阴交进行艾灸,有较好的引火下行作用,同时,春季阳气外散于体表,内脏气血不足,会引起脾胃消化能力不足的问题,这时要对足三里进行艾灸,可调节脾胃,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3、鱼迹穴属手太阴肺经,此穴为肺经荥穴,五行属性属火。"荥主身热",故此穴具有清肺泻火,清宣肺气的作用。又因此穴位于手掌部,所以有循经远治的作用,可疏经通络。4、神阕穴位在腹部,脐中央。因其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的作用,长灸可使"元气坚固,百病不生"。现代研究证实,此穴位可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为后天强壮保健要穴。5、中封穴中封穴为人体保养精血之要穴,为肝经上的"金穴"它可抑制肝火过旺,利通小便,即"溺窍开则精窍闭",故是固精之妙法。6、肝俞穴肝俞穴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穴位。肝俞穴与太冲穴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7、太溪穴太溪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用太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8、大敦穴大敦穴是肝经的首个穴位,位于大脚趾内侧趾甲缝旁边。生活中坚持给大敦穴进行按摩或者艾灸,可以达到清肝明目,头脑清晰神清气爽的作用。9、行肝穴行肝穴主要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的缝上,与太冲穴一样也属于火穴,因此一个人,如果出现肝火旺盛的情况,就需要泄心火。肝火旺盛的症状表现有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流鼻血、舌头长泡等,出现这些情况,就赶紧给自己的行肝穴进行按摩吧。
春季艾灸5个穴位 可以养肝护肝
1、太冲穴太冲穴是肝经气血运行的根源所在,春季对其进行艾灸,可以激发肝经的原气,促进肝经气血的运行,以此来补肝养肝。再者,肝主经络,经常艾灸可以改善春季肝血不足,改善四肢无力。2、三阴交对三阴交进行艾灸,可以引火下行。春季内脏容易气血不足,阳气外散,消化功能差,如果对足三里进行艾灸,可调节脾胃,调肝补肾,还可安神帮助睡眠。3、鱼迹穴属手太阴肺经,此穴为肺经荥穴,五行属性属火。“荥主身热”,故此穴具有清肺泻火,清宣肺气的作用。又因此穴位于手掌部,所以有循经远治的作用,可疏经通络。4、神阕穴位在腹部,脐中央。因其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的作用,经常艾灸可以固元气,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为后天强壮保健要穴。5、中封穴中封穴是保养精血的要穴,可以抑制肝火过旺,也可以通小便。春季养肝要避免的误区1、有脾气就要发泄出来春季比较干燥多风,人们容易生气上火,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专家说,春季肝气开始升发,中医上讲“肝阳,肝气常有余,肝阴,肝血常不足。”这里的“余”,就是多余的意思,中医讲求平衡,所以“多余”即为邪,人们容易肝气盛、肝火旺,因而脾气也就比较暴躁。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人要是有脾气就要发出来,但是实际上发火只会促使肝气更旺、肝阳上亢,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专家说,春季保持愉悦的心情,注意调节情绪才是养肝之道。2、春季养肝宜温补中医主张“春气温,春发散,祛阴寒以助阳。”春季养肝宜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养阳食物中最宜肉类是牛肉、羊肉、鸡肉,最宜调料是姜和葱,最宜蔬菜是马铃薯,最宜饮料是红茶。这个说法其实只对了一半。“春夏养阳”,的确要顺应春升之气,尤其在早春,仍有冬日的余寒,在饮食上宜适当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以助长、充实人体的阳气,增强抵抗力,抗御外邪的侵袭。韭菜、大蒜、洋葱、魔芋、大头菜、芥菜、香菜、生姜、葱,这类蔬菜均性温味辛,既可疏散风寒,又能抑杀潮湿环境下孳生的病菌。但需要注意的是,春季的温热食物是指韭菜、大蒜、洋葱、魔芋、香菜、生姜、葱等这类性温味辛的食物,并且它们都具有发散的作用。其并不是指冬季所吃的温热食品,类似羊肉、狗肉、辣味等食物。3、酸味入肝,应多吃中医认为,五味对应五脏,酸味的食物入肝,因此,一知半解的人们就会认为春季养肝是不是应该多吃点酸的。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误区,相反,春季反而应该“少酸”而“多甘”。一方面,酸味食物入肝,会使肝气更旺,肝旺而伤脾,夏季就会出现脾虚腹泻的症状。另一方面,酸味食物对人体有收涩的作用,而春季应该是气机生发的季节,过食酸味食物会阻碍阳气升发,造成肝气郁结而化火,出现面红目赤、耳鸣、小便黄等症状。因此,春季应该秉持“少酸多甘”的饮食原则,多吃一些蜂蜜、枣、山药等自然口感偏甜的食物。同时,可以多吃一些菠菜、芹菜等有疏肝清热作用的食物。
春季艾灸养肝的养生方法有哪些
林玉洁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纪念医院艾灸在临床上属于比较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春季艾灸养肝的养生方法通常包括三阴交、神阙穴、鱼际等穴位。1、三阴交:通常是脾经、肝经、肾经的交会穴,艾灸后可帮助改善...
艾灸肝的功效与作用
农华 主治医师 ***人民***第一八七中心医院艾灸肝可以起到调节肝脏生理功能的作用。一般用于情绪衰竭、肝气郁结、胸膈充盈、嗳气等,或调节肝气侵胃引起的上腹胀、频繁升温、厌食等症状。还可以用来调节女性月经不调和腹痛,甚至对月经延迟和妇女不规则出血也有作用。也可用于调理头晕、头痛、红脸红眼、夜间睡眠不宁等肝血虚、肝阴虚、阴阳不交、阳虚上升等症状。但是,由于艾灸的温热性,如果是肝火发炎,导致眼睛发红、肿胀疼痛、羞耻流泪,则不建议使用。
艾灸肝的功效
李爱国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艾灸肝功效养血柔肝、疏肝理气。肝比较重要,肝主血,肝脏有问题容易出现血虚,艾灸能够养血柔肝,主要用于肝血不足出现头晕乏力等。肝主气,肝脏有问题,还容易出现肝气不舒,临床表现脘腹胀满、嗳气、善太息,艾灸肝能够改善这种现象。艾灸肝可以艾灸肝腧、太冲等穴位。
艾灸对肝脏有好处吗
李丽娟 主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艾灸对肝脏有好处的。艾灸是中医常用的一种理疗方法。通过艾灸可以起到健脾和胃,疏肝理气的作用。可以改善肝脏血液循环,减轻肝脏的炎症,对于轻度脂肪肝还有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所以艾灸对肝脏是有好处的,特别适合肝炎的患者。进行艾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饮食,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为主,不要吃太多的辛辣刺激或者是油腻的食物。而且要多喝温开水,这样能够帮助肝脏排毒。不要吸烟,或者是过度的饮酒,这样对肝脏的伤害是非常大的。艾灸后我们还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防止受寒。
艾灸肝部的好处有哪些?
刘红亮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艾灸肝部会有一定的帮助,比如有肝脏问题的话,可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作用。有这方面的效果,可以配合医生坚持治疗观察。必要的话也可以用一些中医药进行治疗。可以看医生号脉以及看舌苔检查用药。如果有肝功能损伤的话,还需要用一些保护肝细胞之类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