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六康网全国知名整形美容咨询预约平台
首页 > 整形资讯 > 艾灸中医怎样调理

艾灸中医怎样调理

发布时间:2025-07-19 07:09:29 来源:http://www.6k11.com 作者:六康网

今天给各位分享艾灸中医怎样调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艾灸中医怎样调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艾灸的正确方法

李辉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艾柱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具体如下:1、艾柱灸可以直接放在皮肤上,或者经常用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把它放在姜、蒜或者盐上,再放到皮肤上***柱灸,一般同样一个穴位做15分钟,需要更换艾柱;2、艾条灸相对简单,把艾条点燃,选择需要施术的部位,用艾条进行温热治疗;3、温针灸需要把针刺到特殊部位,一般选择腧穴,然后在针上加上艾条或者艾柱点燃。进行温针灸治疗,对局部起到温热作用,而且这种热力能透过针身传到体内,起到温经散寒作用;4、温灸器灸更简单,把艾绒或者艾条放到温灸器里,把温灸器点燃以后放到施灸的部位进行艾灸。其中艾柱灸和艾条灸的区别在于一个采用的是艾柱,一个是艾条;而温针灸需要在专业机构由针灸医生进行操作。

艾灸怎样调理阴虚火旺

赵天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第一:涌泉穴。涌泉穴位位于足掌心三分之一与足底三分之一交界处的凹痕内。患者可选择坐位或平卧姿势,对涌泉穴进行按摩。按摩涌泉穴可缓解虚热引起的头昏、焦虑等症状。第二: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脚面,第一跖骨间隙后才凹处。如果是推拿,用左手指沿着右腿大拇指向上向上移动,进行轻轻推揉,待有酸胀感出现后,再换另一只脚进行推拿。阴虚火旺引起的耳鸣、咽喉痛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第三:二马穴。二马穴位于掌心的反面,第四和第五掌骨后凹痕处。如对二马穴进行推拿,用拇指按压穴道,然后用手指尖慢慢地进行揉搓,这样就能合理地补气补血,具有调节阳阴的功效。小孩子长期使用推拿二马穴,还具有润肠功效。如果不能及时治疗,阴虚火旺会对人体的身心产生很大影响,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就会对人体的心脏、脏腑、肾、脾等各组织的人体器官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患者阴虚火旺,就会出现闹心梦多、盗汗等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反复性口腔溃疡,还会伴有疼痛、头昏、腰酸困乏等症状。所以对于阴虚火旺体质的人群,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在医治期内还要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帮助更强的治愈疾病。患者首先必须培养好的生活方式,一定不能熬夜,经常熬夜会导致虚火旺,加重病情。在饮食方面可以多吃阿胶糕、红枣、纯蜂蜜等,这些食材能够帮助改善肾阴虚火旺的症状。

中医艾灸养生常识

温和灸、化脓灸、养生灸、隔物灸、温针灸最为常见。一、温和灸取穴:关元、神阙、足三里操作方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穴位,距离约2-3厘米左右进行熏灸。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每穴每次施灸10-15分钟,至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于每月月初连灸7次。二、化脓灸取穴:足三里操作方法:以陈艾做成0.7厘米左右的艾炷直接灸穴位7-9壮,灸完1壮后,以纱布蘸生理盐水抹净所灸穴位,再依前法继续施灸。灸时轻轻拍打穴位旁以减轻疼痛,使得穴位产生无菌性化脓,艾灸后用小膏药贴灸疮化脓,直至灸疮愈合为止。灸疮愈合后,可再行施灸。注意勿使灸疮溃破感染,施灸期间加强营养,清淡饮食。三、养生灸取穴:命门、肾俞、关元操作方法:取“强肾灸”贴敷于穴位处,每24小时更换一次,5日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休息2日,再行下一疗程治疗。四、隔物灸取穴:关元、气海、足三里、神阙1、隔姜灸操作方法:将鲜姜切成片,厚约0.2-0.3厘米,中央用针穿刺数孔置于穴位之上。用清艾绒制成蚕豆大小的艾炷(是为一壮),放置姜片上施灸,如患者感到烧灼不可忍受,把姜片向上提起,再行施灸。每穴灸5壮,灸时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3-5日,再依法继续施灸。2、隔附子饼灸操作方法:将附子研成粉末,每个附子饼以附子粉2.5克配以黄酒2.5克调成厚糊状,用药饼模具压制成直径2.5厘米、厚度0.5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施灸。3、隔药饼灸操作方法:将补骨脂、当归、黄芪、生地、仙茅、仙灵脾、肉桂等健脾补肾、活血通络药物研成粉末,再以80%酒精调匀,用药饼模具压制成直径2.5厘米、厚度0.5厘米的药饼。上置艾炷进行施灸。每穴每次施灸5壮,隔日1次,每人每年每穴灸量当在480壮以上。五、温针灸取穴:命门、肾俞、足三里操作方法:以上每穴局部酒精消毒后,1.5寸毫针针刺0.8-1.2寸,得气后行补法。再以2厘米艾条段插于针尾,点燃艾条段,待其完全燃烧后取下,拔出毫针。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休息一星期,再行下一疗程。使用艾灸应注意事项:1、艾绒质量选择质量好的艾绒。劣质艾绒,生硬不团聚,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觉灼痛,甚至熏烤时石粒脱落,灼伤皮肤。2、环境通风环境应保持通风,避免艾烟过浓,伤害人体。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特别是哮喘病人慎用艾灸。3、施灸部位施灸的部位,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颜面五官、***、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直接灸;头部、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4、避免烫伤施灸时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有些患者局部寒气大,初灸时,对艾火的忍耐力强,常常不知不觉将艾火靠近皮肤,结果将皮肤灼痛。实际上,以灸至皮肤发红为度,每次灸10—15分钟为宜。5、注意次数体质壮、病情轻、病程短者,灸治1—2次即可;体质差、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灸数月乃至1年以上。初灸时,每日1次;长期灸治者,3次后改为2—3天1次。如果自己在家艾灸时,一定要注意以上几点。为了避免伤害身体,最好是找专业人士进行治疗。

夏季调养脾胃试试中医艾灸

绪秀敏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1、胃脘部疼痛,可艾灸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脾虚严重可加脾俞、胃俞补益脾胃,腹胀明显可加气海调理气机,伴有恶心呕吐症状的可选中脘、足三里、内关,泛酸干呕明显可加用公孙,嗳气明显可加用膻中。2、腹泻,可艾灸天枢、足三里、神阙、三阴交、水分,久泄虚弱可加灸脾俞、胃俞穴。3、便秘,可艾灸上巨虚、中脘、天枢、大肠俞,虚证可加气海、关元、温煦、下焦助散结。4、呃逆,可艾灸天突、膈俞、内关、足三里。也可强刺激攒竹穴,灸中魁缓解急性期的发作。艾灸禁忌。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中医教你怎样艾灸

马小丽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1、选择合适的穴位。艾灸疗法是利用艾棒在一定的穴位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穴位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病情来看。比如艾灸的穴位可以取关元,中极,气海,会阴,足三里,三阴交,腰骶部的穴位等穴位来艾灸。虚寒体质,通过艾灸温肾助阳散寒止痛,可以给予艾灸三阴交,足三里,脾俞,肾俞,命门,中脘以温肾助阳。祛湿可以进行艾灸,去湿热,艾灸方法:肝俞、胃俞、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太冲。2、选择合适的艾灸工具。艾灸要选择比较好的艾条,可以直接手持艾条艾灸。也可用在进行艾灸的时候需要购买一个艾灸的盒子,避免烫到自己。艾灸仪艾灸也是非常先进的一种方法。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3、注意艾灸的时间。艾灸根据季节、地域的不同、要注意艾灸的用量,艾灸时要合理利用姜片。找准穴位,避免造成不良后果。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灼痛,灸至皮肤有红晕为度,就可以了。能起到温经通络,散寒祛湿的功效。一般来说每次艾灸的时间15-30分钟不等,十天为一疗程。4、选择正确的艾灸方法。艾灸有很多种方法,一般可以用回旋,悬定,雀啄,摆尾回悬。手持艾灸条,离穴位高度3厘米左右。艾灸时在左右方向,或反复旋转施灸。还可以使用生姜辅助,具体的方法是取生姜一小片,敷于有关的穴位之上,上面将点燃的艾条或是艾柱接近或是放于生姜片上,进行熏烤。

中医艾灸的方法

何好臣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先上后下,再后上,再上,再前,也有分泻与补灸之分。依据病人不同的症状和不同的需要,决定用补法还是泻法,一般想要通过艾灸下火,都是可以用中药来治疗的,如果是调理气血,以及经络,则是用补法来治疗的。日常艾灸后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建议在艾灸后半小时左右多喝些温开水,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这样效果会更好。

中医艾灸的方法

孔维萍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实际上是指使用艾绒或其它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或疼痛处进行烧灼、温熨的方法,往往借助于灸火的温和热力,通过药物的作用,通过人体经络的传导,进行疏通调理身体,温通经脉,调和阴阳和扶正祛邪,从而真正达到治疗疾病和养生美容的效果,近年来这种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尤其是中老年人,喜欢中医灸疗。事实上,人的生命活动是靠气血来进行的,如果人体的气血很足,那么身体一定是健康强健的,相反,如果气血虚,就会出现各种身体问题。俗语说: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血气行行,全是由于“气”的推。在中医中,艾草是一种壮阳之草,可以很好的去病养生,固本正阳,扶正祛邪,因此人们把艾草制成的艾条或艾柱用于灸法中,可以达到不同凡响的神奇功效。在艾灸的时候要注意的方式方法,按照医生的叮嘱使用。中医灸疗有很多好处,艾灸上穴能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盈,从而增强身体抵抗力,特别是岁数大的一些患者,容易出现神疲乏力、失眠气血虚的症状,但是用中医灸疗就能让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的功效。因此,灸疗防病保健的作用已成为现代重要保健方法之一,希望大家能对症用药,合理治疗,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中医艾灸的原则有哪些?

1、艾绒质量选择质量好的艾绒。劣质艾绒,生硬不团聚,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觉灼痛,甚至熏烤时石粒脱落,灼伤皮肤。2、环境通风环境应保持通风,避免艾烟过浓,伤害人体。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特别是哮喘病人慎用艾灸。3、施灸部位施灸的部位,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颜面五官、***、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直接灸;头部、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4、避免烫伤施灸时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有些患者局部寒气大,初灸时,对艾火的忍耐力强,常常不知不觉将艾火靠近皮肤,结果将皮肤灼痛。实际上,以灸至皮肤发红为度,每次灸10—15分钟为宜。5、注意次数体质壮、病情轻、病程短者,灸治1—2次即可;体质差、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灸数月乃至1年以上。初灸时,每日1次;长期灸治者,3次后改为2—3天1次。艾灸疗法能健身、防病、治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艾灸能激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如果自己在家艾灸时一定要注意上述五大原则,避免伤害身体。(责编:张琴琴)

返回
首页
在线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