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艾灸肚子的位置和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艾灸肚子的位置和方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门金董氏针灸位置
王成阳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金下穴:在第2跖骨与第3跖骨连接部之前凹陷中。门金上穴:位于门金下穴直后一寸处。功效与作用由于门金穴入胃、大肠经,在专业人员的操作下针灸此穴,具有健脾化湿、通调肠胃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食欲不振、肠炎、胃炎、胃溃疡、腹部发胀及腹痛、盲肠炎等疾病。
针灸腹部安全深度
张增峰 副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医医院针灸腹部安全深度为3~5厘米。从皮下组织表层到神经和内脏组织的深度为5~6厘米,针灸最深不可以超过5厘米,因为超过5厘米就会伤极内脏。3厘米刚过表层细胞,到达肉质层,刚刚到达神经处,需要再深入0.5~0.7厘米才可以对神经产生刺激,对身体起反应。通过刺激神经带动身体的各个功能起连锁反应,达到针灸的作用。
董氏针灸四肢位置
谢新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位于胫骨内侧缘后方,内踝尖上四寸五分。针刺四肢穴位对于颈项痛、手腕痛、关节风湿痛、肩周炎等病症有一定预防和治疗的效果。位置董氏奇穴四肢穴位于胫骨内侧缘后方,内踝尖上四寸五分。取穴时,取仰卧位、侧卧位或者俯卧位均可。功效四肢穴是董氏奇穴的一个穴位,具有通经活络、祛湿止痛的功效。其中药疗法通常为针刺配合艾灸,起针后用纯艾灸条在关节周围疼痛局部找到疼痛点、热敏点,采用腧穴热敏化进行艾灸,可采用回旋灸法、雀啄灸法、温和灸法施灸。让患者感受到热感向周围扩散,骨关节内部也渗透进热量,对于颈项痛、手腕痛、关节风湿痛、肩周炎等病症有一定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董氏针灸小结定位图
谢新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小节穴为董氏奇穴之一,位于第一掌骨外上髁,与拇指第一节外下髁交接凹陷处,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踝扭伤。位置令患者握拳,大拇指内收,小节穴位于大指本节掌骨旁赤白肉际上,即第一掌骨外上髁与拇指第一节外下髁交接凹陷处。左足踝关节扭伤取右手小节穴;右足踝关节扭伤取左手小节穴。功效小节穴位于肺经上,肺经与脾经为同名经,肺与膀胱协调水液代谢,具有调节经络平衡、疏经活络、消肿止痛之功效。故小节穴是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特效穴,疗效独到。
腹部艾灸的正确方法有哪些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艾柱灸:艾柱灸一般是用艾绒做成艾柱,点燃后在穴位或患处熏灸,通常不与皮肤直接接触,之间可以垫一块姜片间隔,艾柱的热力比较大,治疗时需注意防止烫伤。2.艾盒灸:艾盒灸是将燃烧的艾柱置于艾盒内,放置于腹部穴位之上,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感觉调整艾灸盒与腹部的距离,防止烫伤。3.艾条灸:艾条灸一般是用艾绒做成艾条,让艾条悬停在穴位上方,点对点进行艾灸,可以根据热度与患者的自身接受程度调节距离,避免灼伤。艾灸后皮肤毛孔会扩张,患者应注意防风保暖,避免吹风或接触凉水,艾灸后不能马上洗澡,需要待身体基本恢复正常时再清洗。
肩中董氏针灸位置
谢新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肩中穴位于后臂肱骨外侧,去肩骨缝2.5寸。针灸肩中穴可治膝盖痛、小儿麻痹等病症。位置肩中穴位于后臂肱骨外侧,去肩骨缝2.5寸。需在手臂下垂时取穴,自肩缝正中央向下2.5寸中央是此穴。此处为三角肌中央下缘,有旋肱后动脉的分支及肱深动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本干。作用由专业医生对肩中穴进行董氏针灸治疗,能够起到活血祛瘀、通经活络的功效,是治疗膝盖炎、膝盖扭伤引起的膝盖痛及颈项皮肤病、臂部皮肤病的特效穴。此外还能治疗小儿麻痹、半身不遂、血管硬化鼻出血、肩痛等病症。一般左肩痛扎右穴,右肩痛扎左穴。穴位配伍肩中穴配建中穴有清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胆固醇过高,对治疗膝盖疾病有特效;肩中穴配三重穴可治疗瘰疬;肩中穴配通天穴、通关穴、建中穴、肾关穴可治全身关节炎、尿酸性关节炎、游走性风湿病。
艾灸灸肚子有什么好处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调理胃肠,尤其对胃中寒冷,吃凉的容易拉肚子,常年大便稀的患者效果明显。女性艾灸小腹可以调节月经,艾叶本身就有温经通脉的作用,艾灸小腹对月经期间腰腹冷痛的患者效果特别好,比如血块多的患者经常艾灸,也会有一定的改善。男性艾灸小腹,对***、***有一定的作用。常年艾灸小腹的关元穴、气海穴,可以强身保健,增加抵抗力,对全身怕冷的患者效果比较明显。如果自己在家艾灸,一定要注意避免烫伤。如果真的出现烫伤也不要紧张,像小米粒大小的水疱不用管,可以自行吸收;如果水疱过大,需要去医院处理,需要把水疱挑破,进行常规消毒。
艾灸肚子的位置和方法
陈陆泉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包括关元穴、中脘穴、神阙穴,通过艾灸能起到辅助调理的作用。如关元穴,一般在肚脐下三指左右的位置,通过对此位置***灸,可以起到补益元气的作用,灸的时候将灸条点着,放在离皮肤大概有两三公分的位置,不要太热,太热可能导致烫伤。灸的时候可以做回旋灸,能起到温补的效果。第二个穴位就是中脘穴,中脘穴一般在肚脐到剑突连线的中点的位置,在肚脐上四寸,灸的时候也是通过回旋灸,能够起到加强运化功能、调节脾胃的效果。最***位是神阙穴,神阙穴是在肚脐的位置,也是人体唯一肉眼可见的穴位,因为最早的时候是从婴儿连接子宫的媒介,所以脐带连接到人体以后,是补益元气的作用。通过艾灸做回旋的艾灸,能够起到补益元气、强壮身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