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艾灸养生疗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艾灸养生疗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艾灸养生法有哪些效果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可以有效地达到温经通络的效果,对于保健身体、疏通经络、预防疾病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并且艾条当中的药物成分,还能够调整人体的阳气,属于温补型保健方法。在使用艾灸前,先到正规医院辩清体质是否适合以及听取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的艾灸部位,而不是盲目在家里自己艾灸。艾灸保健适合体质虚寒的人群,如同样是灸足三里,对于寒性的胃痛就有疗效,而对于热性的胃痛就需要用到针灸来治疗。体质虚寒一般表现为面色黄白、手脚发凉、大便稀软、怕风怕冷等。身体阴虚火旺、湿热重等人群就不适合使用艾灸,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要谨慎使用艾灸。在家里***灸要掌握度,以感觉舒服为好,如果艾灸后感觉没有好转或是心烦意燥,则需要停一段时间。艾灸时,注意不要受凉,也不要在密闭的空间内长时间艾灸,烟熏多了会有恶心呕吐等情况发生,长期封闭式艾灸对呼吸道也会有不良的影响。另外,在艾灸时,掌握时间也非常重要,艾灸时,以皮肤红晕灼热为佳,但时间不要超过两个小时。在***灸保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饮食上选择滋润性的食物,比如说我们常见的银耳、百合、蔬菜水果等等都是比较好的食物,并且应该、多补充水分以便更好的缓解在艾灸之后出现燥热上火的现象。尤其在这里还应该提醒大家,在身体极度疲劳、酒醉或者是妇女经期不能实施艾灸治疗。
艾灸养生祛病法有哪些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间穴--第一、二脚趾缝纹端。该穴属火,"主身热"是肝经的子穴,最善治头面之火,如目赤肿疼、面热鼻血、心里烦热、燥咳失眠,肝脏不舒,对***方面也有效果,对痛风的脚踝肿疼也很有奏效。故称"泻行间火而热自清"。每天二次强烈刺激,向下按压。太冲穴--在行间上二寸的凹陷中。为人身之大穴也。它能在有气无力时补足血气;能在头晕脑胀时降压气爽;能在身体虚寒时增加温度;能在怒发冲关时泻火入眠;能在月经不调时调理周到。总之它算肝经上的命门了,所以每天常常揉它二分钟,只有大好,没有不是,坚持数月必见奇效!期门穴--位置源自肝脏附近,长期每天坚持刺激,对人体肝脏会有很大的改善。大敦穴--针对气郁不舒的妇科症状,闭经、疼经、崩漏、更年期。男科也有很好的效果。(就是经常多揉、多刺激自己的大拇脚指头,用爱艾灸熏也很好)中封穴--为人体保养精血之要穴,为肝经上的"金穴"它可抑制肝火过旺,利通小便,即"溺窍开则精窍闭",故是固精之妙法。曲泉穴--膝内侧横纹上方凹陷处。它为护膝要穴,还可平压,并适用各种肝虚之症。多揉多收益。疏泄肝气,首取阴包,太冲;健补脾胃,一般会选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大家都可以通过艾灸养生祛病法方法来帮助们达到养生的目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最近很多人都通过这种方法提高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摆脱了的很多种不必要疾病的困扰,***的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大家也可以去尝试。
艾灸疗法的养生
杨军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妇人常灸暖肾调任经血畅女性长期超负荷工作、思想压力大、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缺少运动等原因,导致女性的身体状况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同时由于女性运动少、营养不均衡,以及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越来越多的女性出现面色灰暗、精力不足、情绪低落、性格暴躁、困倦乏力、失眠、头昏、头胀、易于出汗,甚至记忆力减退、畏寒肢冷、头晕头痛、***、腰酸背痛、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乳房胀痛等表现。二、男人常灸温肾壮***力旺不明原因的大脑疲劳、记忆力减退、头痛、头晕、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思维缓慢、反应迟钝、情感障碍、思维紊乱、心慌、胸闷、胸口痛,有时是左上肢及背部痛,进一步会出现上楼或劳动时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能会有绞痛感,甚至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严重者产生***年头等。男性肥胖患者往往有血压偏高、血糖偏高、血脂偏高、脂肪肝等现象,腹部肥胖更是心脑血管病的直接因素。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得到纠正,对健康存在很大威胁。三、老人常灸强腰健膝如南山老年人多有肾虚,表现为腰膝酸软乏力、喜揉喜按,遇劳更基,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偏阳虚证面色晄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心烦失眠,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图书知识聚合
在4本书中找到答案第三节 慢性湿咳的辨证与中医药治疗(2)艾灸疗法: 取大椎、定喘、肺俞,用艾灸或隔姜灸,每次3~5壮。 (3)走罐疗法: 患者伏卧位,局部涂少量万花油,用闪火法拔一侧肺俞穴,5分钟后将火罐向下方滑动至脾俞。起罐后拔另侧面,方法同上。至背部脊柱两侧皮肤充血或淤血为度。 (4)穴位贴敷疗法: 取肺俞、大椎、定喘穴,运用贴敷中药粉(胡椒、白芥子、细辛等),姜汁调和后制成药粒置于穴位上,每次留穴1小时左右。 2.热痰 (1)毫针疗法: 曲池、列缺、丰隆、内庭、膻中。肺热壅盛,咳而满者,加大椎、肺俞;咳伤肺络者,加孔最、复溜。针以泻法。可用电针法,密波,留针20分钟左右。 (2)穴位注射疗法: 选取定喘、肺俞穴,采用穴位分层推注清开灵注射液,每穴1ml。赖克方人民卫生出版社(三)落枕(2)艾灸法: 患者取坐位,单侧落枕者将患侧手置于治疗床上,双侧落枕者将双手置于治疗床上,然后选取患侧经渠穴(该穴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放置厚约0.5厘米并刺有小孔的姜片,将艾炷放在姜上施灸,以患者感觉舒适、不灼伤皮肤为宜,时间15~20分钟。每日1次,共治疗3次。 (3)热敷法: 取300~500毫升的米醋,将一块棉纱布浸泡在米醋中,然后将此棉纱布平敷在颈部肌肉的疼痛处,再将一个装满热水(水温应在70℃~80℃左右)的热水袋放在浸有米醋的棉纱布上进行热敷,持续热敷20~30分钟。热水的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必要时可更换热水袋中的热水以保持温度。在进行热敷的同时,患者可不断活动颈部以加强疗效,活动的范围应由小到大。一般落枕患者用此法治疗1~2次后,其疼痛的症状就可明显缓解。王启民邱美光人民卫生出版社25.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茶饮28.如何使用艾灸疗法辅助糖尿病的治疗 艾灸使病人的营养能得到有效的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和抗病防病能力,防止了部分并发症的发生,做到综合治疗,标本兼治。艾灸可以 “虚则灸之,使火气已助阳气也;实则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可以选择艾灸中脘、神阙、命门、关元、足三里。这五个穴位可以扶植体内正气。神阙,也是肚脐眼,是先天和母体息息相关的穴位;中脘在神阙的上四寸,关元是神阙穴下的三寸。在施灸的过程之中,总体时间不要低于40分钟。在足三里施灸的时间,不要低于15~20分钟。神阙穴是先天和母体息息相关的穴位,艾灸神阙穴可以改善胰岛细胞功能、提高免疫力,使糖尿病患者C肽、胰岛素增加,而胰高血糖素下降,辅助治疗糖尿病。艾灸因热度较高,操作时有风险,需在医生指导后再自行艾灸,避免皮肤烫伤。***健康教育中心组织郭立新潘 琦人民卫生出版社二、针灸疗法二、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通过激发经络之气,调节脏腑气血,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 CD的病理改变虽然表现在局部,但是其根本在于脏腑的功能失常,临床治疗必须着眼于整体。 针灸疗法具有很好的整体调节作用,临床应用表明,用该法治疗本病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1. 体针。 泄泻取脾俞、中脘、章门、天枢、足三里;腹痛取脾俞、胃俞、足三里、中脘、气海、关元;便血取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阴陵泉穴。 平补平泻,留针10~20分钟,每天1次,7~10次为1个疗程。 2. 耳穴贴压。 泄泻取大肠、小肠、胃、脾、交感、神门;腹痛取交感、神门、皮质下、胃、脾、小肠;便血取皮质下、心、肾上腺、肝、脾胃、十二指肠、神门。 每次选3~4穴,用王不留行籽借助胶布固定在所选穴位上进行按压,以患者有轻度刺激感为宜。 每天3~4次,每次10分钟,14天为1个疗程。 3. 针灸合用。 取大肠俞、天枢、足三里等穴位,针刺时加艾灸,留针15分钟,1周为1个疗程。 4. 隔药饼灸。 选穴:主穴:①中脘、气海、足三里(双);②天枢(双)、大肠俞(双)、上巨虚(双)。两组穴位交替使用。脾胃虚弱型加脾俞,湿热蕴结型加水分,肝郁脾虚型加肝俞、脾俞,气滞血瘀型加三阴交。药饼及用法:丹参、红花、当归、木香、黄连、檀香、冰片等研成细粉密藏备用。每只药饼含生药粉2.5g,加黄酒3g调拌成厚糊状,用药饼模具按压成直径2.5cm、厚0.5cm大小。艾灸:脾胃虚弱型,主穴、配穴各灸3壮;湿热蕴结型,大肠俞、气海、天枢、中脘各灸2壮,足三里、上巨虚各灸4~7壮,要求患者有较强感应;肝郁脾虚型,主穴、配穴各灸3壮;气滞血瘀型,主穴各灸3壮,配穴三阴交针刺用泻法。每壮艾炷底径2.1cm,高2cm,重约2g。疗程:每天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休息3天。吴焕淦[49]等对11例CD患者采用此法治疗,有效率达72.7%。夏冰邓长生吴开春沈博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艾灸养生疗法是什么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取穴]:关元、气海、其他穴按需要选择[功效]:艾灸关元穴,可以状元阳固虚脱、培补元气、延年益寿;艾灸气海穴,可以生发阳气、回阳益阴、抗衰防疾。[灸法]:温和灸,每次每穴10-15分钟,每周1-2次,长期坚持强身健体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能够达到和气血、通经络、保健、益寿延年的目的,又称为保健灸。灸疗用于防病保健有着悠久的历史,《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中医好轻松艾灸疗法][取穴]:气海、关元穴、足三里穴、脾俞、肾俞穴、三阴交[灸法]:用艾条温和灸,每穴10-15分钟,每周2次,连续灸1-3个月或是隔附子灸法防办公室综合征[取穴]:关元、中脘、大椎、足三里、涌泉[功效]:针对缺少运动人群,起保健养生作用,帮助调理五脏六腑,预防市内空调受寒引起的颈椎病、以驱寒补阳之功效。[灸法]:温和灸,每次每穴10-15分钟,每周1-2次,长期坚持。大椎穴可以隔姜灸,每次3-5壮,半小时左右。美容先养肺艾灸对整个身体的调理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全身美容比较好的穴位主要位于:肺俞和肾俞,肺俞的作用是把肺脏的湿热水气外输到膀胱经。中医讲"肺主毛皮",说明肺和皮肤、毛发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如果肺被外邪占据,气血的滋养不够,皮毛也要随之受到影响,所以美容首选养肺。[中医好轻松艾灸疗法][取穴]:肺俞、肾俞[功效]:排肾和肺的水湿,滋养毛发,有助于调节体形。[灸法]:温和灸,每次15分钟左右,长期坚持。养生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即使你不喜欢这方面的知识,你也应该去学习一下中医艾灸养生疗法,只有这样,我们的身体素质才会不断的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自然而然也会不断的提高,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我们也必须去学习养生方法。
介绍三种艾灸养生法
下面专家来给大家介绍三种艾灸养生法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一般强壮艾灸养生方此法自古盛行。作为平常健康灸,可取足三里、中脘、关元,或单灸足三里,也有很好的健身作用。施行健身灸法,一次十数分钟时间多不过30分钟,既无多大痛苦,又经济节约。长期坚持施灸,可以进步身体素养,增进健康,其效果绝对不亚于服用膏方,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养生保健方法。(责编:陈晓)
艾灸疗法的原则
干磊 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艾灸疗法的原则如下:一、先上后下:主要是指相对于身体部位而言。一般来说,应先灸上部,再灸下部。这是因为上部灸疗可以促进气血的循环和运行,有助于调整身体的平衡和...
艾灸养生法有哪些
1、选穴原则温熙气血、扶正祛邪,健体长寿2、常用穴位足三里、关元、气海、神阙3、灸法(1)艾灸杯灸:使用艾灸杯温灸,足三里穴可沿经络轻刮,每日一次,每穴5-10分钟,以局部潮热微红为度。(2)艾条直接灸:手持艾条直接灸之,每穴5-10分钟,每日或隔1-2日一次,可采用悬灸、回旋灸之法。4、灸法宜忌艾灸的同时,最好配合腹部脐周按摩,每次顺逆时针各100下。防病保健灸法中医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未病先防”的思想,至今仍受到人们的肯定。而灸法保健是自古以来的防病之术,具有显著的防病治病效果。如《扁鹊心书》里说:“保命之法,灼艾第一。”1、选穴原则扶正选穴,加强预防2、常用穴位百会、大椎、风门、肺俞、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涌泉3、灸法(1)艾灸杯灸:使用艾灸杯温灸,沿经络轻刮,每日一次,每穴5-10分钟,以局部潮热微红为度。(2)艾条直接灸:手持艾条直接灸之,每穴5-10分钟,每日或隔1-2日一次,可采用悬灸、回旋灸之法。4、灸法宜忌要根据自身体质、易患疾病、流行性疾病应及早防治。(责编:郑永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