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艾条耳灸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艾条耳灸方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艾条灸法介绍
王永霞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三种方法。1、温和灸: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处的皮肤保持3厘米左右距离,使患者局部温热而无灼痛。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较恒定和持续,对局部气血阻滞有散开的作用,主要用于病痛局部灸疗。2、回旋灸:又称熨热灸。即将点燃的艾条一端接近施灸部位,距皮肤3厘米左右,平行往复回旋施灸。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呈渐凉渐温互相转化,除对局部病痛的气血阻滞有消散作用外,还能对经络气血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故对灸点远端的病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3、雀啄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对准穴位,似鸟雀啄米状,一上一下地进行艾灸。多随呼吸的节奏进行雀啄。这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突凉突温,对唤起腧穴和经络的功能有较强的作用,因此适用于灸治远端的病痛和内脏疾病。适应症:寒凝血滞经脉痹阻所致的风寒湿痹(如肩周炎、骨质增生、***等)、痛经、经闭、面瘫、腹痛等;脾胃寒盛的呕吐、胃痛、腹泻等;脾肾阳虚之久泄、九痢、遗精、阳萎、气喘;其他如中风脱证、虚脱、晕厥、胎位不正、慢性肿疡、神经性皮炎、湿疹、胃下垂、脱***等,亦可用于防病保健。
艾条灸
又称艾卷灸,是艾灸法的一种,是用特制的艾条在穴位上薰灸或灼烫的方法。如用在艾绒中加入辛温芳香药物制成的药艾条施灸,称为药条灸。艾条灸有悬起灸和实按灸两种。(1)悬起灸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种灸法。一般艾火距皮肤约3cm,灸10~20min,以灸至皮肤温热红晕,而又不致烧伤皮肤为度。悬起灸按其操作方法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温和灸:温和灸,是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烤,当患者有温热舒适感觉时,固定不动,以局部温热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30min左右,至皮肤红晕为度。如遇到昏厥或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及小儿时,医者可将左手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生的手指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距离,掌握施灸时间,防止烫伤。另外,为避免术者疲劳,或难以掌握距离而烫伤患者,医者可用拇、食、中指持艾卷,同时小指放于患者穴位附近施灸。雀啄灸:是将艾卷燃着的一端对准穴位,类如小雀啄米一样的一起一落、忽近忽远地施灸,—般可灸5min左右。此法热感较强,须注意防止烧伤皮肤。回旋灸:回旋灸,是将点燃的艾卷接近灸的部位平行往复回旋熏灸(距皮肤约3cm)。一般可灸20~30分钟。(2)实按灸实按灸,即是将药物艾卷点燃后,裹以数层粗布,乘热按到穴位或施术部位上,使热气透达深部的一种施灸方法。由于用途不同,艾绒里掺入的药物处方各异,常用的有太乙神针和雷火神针等。太乙针:又称太乙神针。操作时,先审定施灸部位,作好标记,将该药条在酒精灯上烧透,迅以预先备置的粗布6~7层将烧红的一头,裹在布内,趁热按熨于腧穴或患部,使药味透过布层,深入肌肤,直达病所,如病人感觉太烫,可将“针”(艾卷)略提起,等热减再灸,待冷后再烧,再熨,如此反复。每次治疗时每穴灸6~7次。施灸时应备两支太乙针药条,以便一支燃烧时,用另一支施灸,可使火力不辍,效果更佳。这种灸法,能温行气血,祛除寒湿,故对一般风寒湿痹,沉痼之疾,皆可治之。雷火针:又称雷火神针。首见于《本草纲目·卷六》,是太乙针的前身。本法除艾绒中掺入的药物处方不同外,其操作方法、适应证与太乙针相同。
艾条使用方法
孔维萍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眼袋紧:中医认为眼袋是由于脾失健运造成的。可以灸三阴交穴、关元穴、合谷穴、太阳穴,每天或隔天灸15~30分钟。皮肤不好:中医认为肤色苍白不红润,是由于气血亏虚、气滞血瘀所致,可以灸血海穴、三阴交穴。如果肝脏功能不强,肤色暗黄的情况下,可以用艾条隔姜片灸神阙穴、足三里穴,每天或隔天灸20~30分钟。湿疹:食用味肥甘美的食物,每日15~30分钟可灸曲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中脘穴、中府穴等,能起到脾胃湿热的作用。脸部浮肿:面部浮肿是由于三焦不通引起的,可以灸心腧穴、足三里穴、涌泉穴,每天做15~30分钟。与肝肾亏虚、脾胃损伤有关的黄褐斑,可以通过艾灸百会穴、阳白穴、下关穴、足三里穴,每天都要做15-30分钟。使用艾条的三种方法艾条的用法很简单,推荐三种用法:1、手持艾条,对准穴位直接熏灸。这是最简单有效的,灵活的。也可以手累一点,一小时内可以使用这一用法。2、装艾条的盒子进行熏灸。这种方法是需要一个艾灸盒工具,然后将艾条切成4段,放进盒子点燃。在冬季,用透气的布盖好。这艾条的用法比较省事,而且时间更长。只是艾灸面积较大,效果要比手拿艾灸差。3、熏灸穴位用夹子夹住。这款其实就是手拿艾灸的延展版,用夹子代替手,手持夹子。如此灸到最后不会烫手,也不浪费艾条。它可作为家庭中的一种夹子或专业的艾灸夹。这一点你需要。
艾条的使用方法
进行熏烧)、回旋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进行灸治)和雀啄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也可以配合各种艾灸器使用,如温灸盒、温灸架等,主要是为了固定艾条、使用方便。2、局部艾熏可以用3~6根艾条,用胶带捆成一排,距离皮肤10~30mm,上下来回艾熏。如痛经,用6根艾条,来回熏小腹至肚脐,一周2次,一次30~40分钟,促进小腹的血液循环。如肩周炎,可用3~5根艾条从颈部风池穴到肩
艾灸的治疗方法
赵天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艾炷灸疗法艾炷灸施灸时所燃烧的锥形艾团称艾炷。常分直接灸(又分化脓灸和非化脓灸)与间接灸两种。本疗法临床运用广泛,既可保健,亦可治病,尤其适用于虚寒证,如哮喘、胃肠病。(二)艾条灸疗法以艾条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施灸者即艾条灸疗法,操作常分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主要用以治疗寒湿痹证及其他多种虚寒性疾患。(三)药卷灸疗法药卷灸是在艾绒里掺进药末,用纸把艾绒裹起来成为药卷,点燃其一端而施灸。适应证大致同上两种灸法。(四)温针灸疗法先根据病性选穴施针,得气后留针,后将艾绒裹于针柄上点燃,直至燃尽,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机体,达到温经散寒等目的。(五)隔姜灸疗法取约2分厚生姜一块,置于选定的穴位上,再将艾炷置姜片上,点燃施灸。艾炷燃尽后,再放置艾炷反复施灸,一般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凡虚寒性疾病皆可以此疗法治之。此外,与隔姜灸疗法大同小异的尚有“隔蒜灸”、“铺灸”(以蒜泥铺于穴位上)、“隔盐灸”、“附子灸、”、“隔葱灸”、“花椒灸”、“黄土灸”、“黄蜡灸”、“硫黄灸”、“药锭炎”、“药捻灸”等等,主治病证亦相差无几。(六)灯火灸疗法以灯心草蘸香油,点燃,在小儿身上施灸。本疗法主要用于小儿惊风、昏迷等急性病证。
艾灸的方法
白田雨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1.艾炷灸:将艾炷置于穴位上施灸称艾炷灸,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直接灸又称着肤灸,即将艾炷直接置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间接灸又称隔物灸,即在艾炷与皮肤之间垫隔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方法,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附子饼灸、隔盐灸等。2.艾条灸:即用细草纸或桑皮纸包裹艾绒,卷成圆筒形的艾卷,将其一端点燃,对准穴位或患处施灸的方法,可分为悬灸与实按灸两种。悬灸,即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或患处,距离皮肤2-3cm处进行施灸;实按灸施灸时,先在腧穴上垫上数层棉布或棉纸,然后将点燃的艾条趁热按在施术部位上,使热力透达深部。
艾条灸
艾灸疗法之一,别称艾卷灸。是将艾灸贴引燃后放置俞穴或变病位置上开展熏灼的方式。也可在艾绒中添加辛温芬芳药品做成药品艾灸贴,称药条灸。该法应用简单,实际效果优良,为现阶段临床医学所常见。艾灸方法法已发展趋势成纯艾灸方法、药品艾灸方法、隔药灸和无烟艾条灸4种。功效及适应证灸法的作用有:1.温疏通经络、去除湿邪能用治湿邪引发疾病。2.正确引导血气有升提肾气或引气下滑,能冶疗中气下陷、肝阳上亢之证。3.回阳举陷、补气血固本培元治气血体力透支证。4.益气活血、散瘀消肿能医治各种各样痛证和寒凉疖子等。艾灸疗法对慢性疾病、阴虚内热等证比较合适,如久泄、痰浊、水肿、痿证、痹证、腹痛、胃痛、***、尿床、疝、虚损,月经崩漏、阴挺、中风脱证、外科阴疽、瘰疬、瘿瘤等。艾灸贴的制做1.无药艾条将艾绒24克铺平在26公分长、20公分宽的桑皮纸(或材质绵软而坚毅的细白棉纸)上,叠成直徑1.5公分的圆柱型,越紧就越好,用强力胶密封而成。有市售者。2.药品艾灸贴常见的有二种药方:雷火神针药方(《针灸大成》)由沉香木、甘松、乳香、茵陈、羌活、炮姜、中药穿山甲、血竭少量构成;太乙神针药方(通用性方),由***粉、血竭、乳香、没药、松脂、桂枝、杜仲、枳壳、皂角、细辛、羌活、独活、中药穿山甲、雄黄、白芍、全虫构成。取在其中一方,将药研粉末和匀。以桑皮纸一张刮平,取艾绒24克、药末6克匀称铺在紙上,随后卷紧如烟花爆竹状,外敷蛋清擦抹,再糊上桑皮纸一层,两边各自空出纸3公分许,卷紧即成。艾灸穴位方式艾灸方法一般分成悬起灸和实按灸两类。1.悬起灸是将艾灸贴悬放到间距穴道一定高宽比上开展熏制,而不使艾灸贴引燃端直接接触皮肤。悬起灸一般用无药艾条,有时候也能用药品艾灸贴开展熏灸。(1)柔和灸将艾灸贴点燃的一端与施灸处的皮肤维持3公分上下间距,使病人部分湿热而无灼痛。每穴灸20分钟上下,以皮肤出現淡红为度。对昏迷或部分直觉减低者,须随时随地留意部分湿热水平,避免烧灼。近今有各种各样中医艾灸架,可将艾灸贴插在上面,固定不动艾灸穴位。这类艾灸疗法的特性是,溫度较稳定和持续,对部分血气传导阻滞有散掉的功效,关键用以病苦部分中医艾灸。(2)回转灸将要引燃的艾灸贴一端贴近艾灸穴位位置,距皮肤3公分上下,平行面往复式回转艾灸穴位。一般灸20~30分钟。这类艾灸疗法的特性是,溫度呈渐冷渐温相互转换,除对部分病苦的血气传导阻滞有消退功效外,还能对经脉血气的运作具有推动作用,故对灸点远端病苦有一定的医治功效。(3)雀啄灸将艾灸贴引燃的一端指向穴道,似鸟儿啄米状,一上一下地开展艾炙。多随吸气的节奏感开展雀啄。一般可灸15分鐘上下。这类艾灸疗法的特性是,溫度突凉突温,对勾起俞穴和经脉的作用有极强的功效,因而适用灸治远端病苦和内脏器官病症。2.实按灸即太乙中医针灸和火雷中医针灸。太乙中医针灸是用纯粹软细的艾绒及***粉、血竭、乳香等药品,铺平在40立方厘米大的桑白皮纸,取24克事先制取的药面掺加艾绒内,紧叠成烟花爆竹状,引燃一端,拿布多层(一般为7层)包囊以后,随后马上紧按于穴道或伤处,开展灸熨。灸冷则重燃再熨,这般反复7~10次就可以。火雷中医针灸的制作方法、功效和操作步骤等大概与太乙中医针灸同样,其不同点是秘方。
艾灸怎样灸 艾灸的具体步骤细说
ask90871663kb1、第一种是施灸者手持艾柱,将其点燃,找到需要进行艾灸的穴位,直接近距离接触该穴位(不能直接触碰皮肤)。这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对虚寒证、哮喘病、胃肠道疾病效果尤为显著。2、第二种是艾条,它比艾柱要细短一点,需要运用专门的器具,然后将艾条放在上面,点燃后进行熏烤。艾条灸疗法对于寒湿痹证比艾柱的治疗效果好。3、最后是温针灸疗法。这种方法需要配合针刺法使用。找到穴位后,在穴位上得气后留针,然后将艾绒绑在针具上点燃,直到全部燃尽为止。注意事项:现在艾灸的发展已经成熟,其技术已经有了改进。有医学基础知识的人自己在家中也可以***灸。注意不要距离人体太近,防止烫伤就可以了。
艾条的正确使用方法
干磊 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艾条是一种常用于艾灸的工具,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艾灸,如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等。一、回旋灸:手持艾条的一端,将另一端点燃,并对准腧穴。然后进行前后左右的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