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六康网全国知名整形美容咨询预约平台
首页 > 整形资讯 > 艾灸哪些部位祛除湿气

艾灸哪些部位祛除湿气

发布时间:2025-07-20 05:18:11 来源:http://www.6k11.com 作者:六康网

今天给各位分享艾灸哪些部位祛除湿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艾灸哪些部位祛除湿气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艾灸除湿应该灸哪里

李琳 副主任医师 秦皇岛市中医医院艾灸哪里可以祛湿1、艾灸哪里可以祛湿取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取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取中脘穴:位于腹部正***,脐上5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取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2、艾灸的禁忌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3、艾灸的注意事项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吃什么水果可以祛湿祛湿水果有甜瓜,中医经常用甜瓜的子和果蒂来治病。甜瓜的功效有清暑热,解烦渴,利小便及通大便等,可以解暑热心烦及口渴,适合小便不利,大便秘结等人群。肠燥便秘朋友可以准备二十克的新鲜甜瓜子用以嚼食。慢性阑尾炎患者可以将甜瓜子洗净后晒干,研磨成粉末,每次取3-5克服用。祛湿水果有黄瓜。黄瓜的果、叶藤及根都可以用药。黄瓜可以清热解毒及利水。适合治疗胸中烦热、口渴、尿少及暑疖等。暑疖、烫伤患者可以准备些新鲜的黄瓜洗净后捣烂,敷在患处。胸中烦热患者可以准备些鲜黄瓜去皮后切薄片,加食醋及白糖,拌匀后食用。西瓜是夏天最为常见的一种水果,中医经常会使用西瓜皮、西瓜瓤和西瓜霜来入药。西瓜可以解暑除烦,生津止渴及利尿降压,可以解热盛,汗出伤津及心烦口渴,小便短少。夹湿感冒患者可以准备二十克西瓜翠衣和十二克生姜、二十克鲜芦根和三根葱白,煎汤饮用。高血压患者可以准备十五克西瓜翠衣和十克决明子,煎汤饮用。吃什么菜可以祛湿薏米薏米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对于我们的身体非常的好,还有不错的除湿效果。薏米的祛湿效果非常好,比较常见的食用方法是和红豆一起熬粥,也可以将薏米炒熟泡茶喝,或打成粉,冲泡来饮用,都是不错的方法。红豆红豆有利尿解毒、强心健脾的功效,可有效消除水肿,排出毒素,祛除湿气。我们大家都知道红豆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经常食用有利健康。因此在夏季可以多喝点红豆汤,或和薏米一起熬制,还可加些红枣、百合等,但是注意不要加大米,会影响祛湿效果冬瓜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清胃降火之功效,常吃可减脂祛湿,可见冬瓜是非常好的食物,可以熬制冬瓜排骨汤、冬瓜老鸭薏米汤,祛除湿气,也可以清炒冬瓜片芹菜芹菜对我们的身体非常的有益,经常吃可以起到非常好的祛湿效果。芹菜味甘苦,又纤体瘦身、排毒败火、祛除湿气的功效,是富含营养的蔬菜,可以选择常用的炒制方法,也可以榨汁来喝。

艾条熏哪里可以祛湿

秦敏 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比如中脘、关元、丰隆、足三里、曲池这几个穴位,达到健脾祛湿,补中益气的作用。脾胃健运才能祛湿,补中气才能益气祛湿,所以要祛湿,要选取任脉或者是脾经、胃经上的穴位,效果才比较好。

用艾条熏哪里能去湿气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取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取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取中脘穴:位于腹部正***,脐上5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取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取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即可有效健脾化湿。取解溪穴: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艾灸的好处与功效一、月经提前月经提前因为脾气暴躁,脾是血的管理者,脾气不好,被管者也就会***,与此同时,脾虚湿阴神经内分泌失调,身体阳气火旺或情志抑郁。艾灸是通过回阳固脱,温补阳气,来调理脾肾两虚引起的脾气不足,可解郁散肝气达到身体平衡,可改善内分泌失调,让子宫卵巢神经活跃达到有效的改善。二、月经推后月经延迟量少暗沉有血块,排出不畅,痰阻,月经淡呈粘液状,月经前后白带下多,血虚,苍白,小腹疼痛,唇齿淡,肾虚,腰酸。艾灸,散寒祛湿提升阳气,改善血块排不出,子宫痰湿太重造成月经不畅,艾有通经络调气血,祛湿活血之效。三、宫寒不育不孕失眠多梦,月经过少有血块不排卵(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卵巢是不排卵的),白带增多,乳房胀痛,宫寒,痛经艾灸是通过远红外线加艾绒温热子宫,散寒,改善血液循环,灸相应穴位可提升子宫温度和活性。四、妇科炎症反复女性***口尿道口与***门临近,易受感染,滋生细菌,女性***腹腔与外界相通病菌入侵,***呈酸性环境,当抵抗力下降时,有些病原体就会乘虚而入。外***炎,白带增多,外阴瘙痒,宫颈炎艾灸可以增加身体免疫力,让子宫环境变好,免受细菌危害,加快子宫的分泌物代谢,不残留,为人体补充元气,帮助人体自身来修复及代谢。五、短暂性闭经,几月未见红情绪心理压力过大,激素不平衡,有肌瘤囊肿,息肉子宫内膜增厚有关系。艾灸可以有效缓解情绪,放松神经通过艾灸温热子宫,激活子宫收缩,内膜才会有节律性脱落,肌瘤大部分是由于子宫内月经排不干净导致长期堆积,长期艾灸可有效改善子宫内的垃圾恶露清出。

艾条熏哪里可以祛湿

卜彤文 副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艾灸曲池、合谷、足三里、关元、中脘,气海等穴位具有祛湿的作用。艾灸作为治疗疾病以及养生的主要手段,被广泛应用,可祛除体内的湿气。身体湿气重与饮食习惯以及居住环境存在较大的关系,而且湿气重可导致一系列的疾病,如胃炎、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炎症、盆腔炎等疾病。因此,出现湿气重的相关症状需及时治疗。此外,在艾灸祛湿的同时,食用薏米、冬瓜、红豆等祛利水的食物,并配合药物一起治疗,才能达到祛湿的效果。对于体质湿气重的患者应避免进食寒性食物,注意避寒保暖、适当运动以及保证充足的睡眠。

艾条熏哪里可以祛湿

刘昳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先推荐的第一个穴位当然是丰隆穴,因为丰隆本身是去痰湿的一个要穴。第二个穴位就是足三里,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一个重要的经穴。还有就是大椎穴,大椎穴是一身温阳的要穴。这三个穴位就会有更好的祛湿的效果。

艾条熏哪里可以祛湿

马小丽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艾灸可以薰腹中央的神阙穴、关元穴、中脘穴等穴位,有祛湿作用。关元穴能滋补人体正气;神阙穴能滋养脾胃;中脘能健运脾胃,所以这三个穴位都有一定祛湿效果。艾灸也可以熏足三里。足三里是人体强壮穴位,熏足三里也可以健运脾胃、健脾化湿;背部的命门穴也可以用艾灸熏一熏,对于肾阳不足出现的寒湿也有一定的祛湿效果。

艾灸祛湿灸哪里

王亚丽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比较常见的部位是腹部、背部,穴位比较多见于大椎穴、檀中穴、神阙穴、命门穴、涌泉穴等。这些穴位都可以很好的去除体内的湿气,同时对于湿气所导致的身体的状况,还有一些疾病都可以很好的辅助治疗。湿气进入体内可以导致很多疾病,如关节出现的酸痛、活动不利,还有头晕、头痛、失眠。还会出现女性的妇科疾病,如乳腺的增生,还有恶性的肿瘤。另外也可以通过艾灸祛除湿气的方式,对人体进行保健,使疾病的早期能够得到早期治疗,以防止病情的逐步发展而进一步恶化。

去湿艾灸哪里

取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取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取中脘穴:位于腹部正***,脐上5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取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取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即可有效健脾化湿。取解溪穴: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20~30分钟或艾针灸一贴。注意事项酒后不宜灸,饭饱后不易马上灸,应待一小时后再灸中医所说的湿不仅仅是湿气,遇风为风湿,遇热为湿热,遇寒为湿寒等。湿寒之气进入人体体内也是由表及里的一个过程,从表皮到肌肉到经络至骨骼最后侵入脏腑,湿气不同于水,湿气是黏浊粘滞的,排出体外是需要时间的,这也是为什么会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艾灸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艾叶可以温经止血和祛寒止痛,利用艾条来灸火能帮助我们治疗百病,起到温通经络,散寒祛湿等疗效。经络祛湿可以选取以下五大穴位。足三里穴:在外膝下和胫骨外侧,每次可以艾灸15分钟,坚持下去就能达到祛湿功效。丰隆穴:能健脾祛湿,该穴位位于小腿外侧,肌肉鼓起的地方,每日可以艾灸十五分钟左右,祛湿效果较佳。解溪穴:在我们的脚背和踝关节活动位置。该穴位是祛痰祛湿的一个重要穴位,能有效解决下肢的水肿,每日可以用艾条针灸15分钟,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有效祛湿了.关元穴:该穴位位于脐下3寸,长期坚持艾灸关元穴,有利于调理气血和补肾固精,每日施治10-15分钟左右,有助于祛湿。中脘穴:在我们的腹部正中、脐上4寸的地方,通过艾灸能够减轻胃部不适,还有助于祛湿。除了艾灸可以祛湿以外,中医常常使用食疗法进行祛湿,安全可靠并无毒副作用。中医说:湿气首责之于脾,却不局限于脾。冬菊火麻茶(麻仁,栀子,人参,冬瓜,砂仁,线叶金雀花,显脉旋覆花,金银花,茯苓,紫苏,佛手,葛根,桔梗等20味中药)就是一款祛湿效果极好的茶饮。此方配料众多,对内调理脾,胃,肺,肾;对外消除湿气引发的嗓子发痒,口干,口苦,头晕头痛,满脸起痘,大便糖稀,皮肤湿疹等等表症,而且常常几天就能见效。

返回
首页
在线
客服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