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自己艾灸的简单方法 正确艾灸的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自己艾灸的简单方法 正确艾灸的方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艾灸的正确方法
李辉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艾柱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具体如下:1、艾柱灸可以直接放在皮肤上,或者经常用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把它放在姜、蒜或者盐上,再放到皮肤上***柱灸,一般同样一个穴位做15分钟,需要更换艾柱;2、艾条灸相对简单,把艾条点燃,选择需要施术的部位,用艾条进行温热治疗;3、温针灸需要把针刺到特殊部位,一般选择腧穴,然后在针上加上艾条或者艾柱点燃。进行温针灸治疗,对局部起到温热作用,而且这种热力能透过针身传到体内,起到温经散寒作用;4、温灸器灸更简单,把艾绒或者艾条放到温灸器里,把温灸器点燃以后放到施灸的部位进行艾灸。其中艾柱灸和艾条灸的区别在于一个采用的是艾柱,一个是艾条;而温针灸需要在专业机构由针灸医生进行操作。
艾灸如何使用
陈鹏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1、艾盒灸:艾盒灸就是有一个专门的艾盒,一般是由木头制成,然后底下是有1个铁丝网,上面是有2个或者1个艾灸孔,把艾条放进艾灸孔,并点燃艾条。在这个时候,再把整个的艾盒放在穴位上,根据病人的病情,有的病人可以选择神阙穴、关元穴,或者有的病人可以使用俯卧位,选择肾枢穴、命门穴,或者腰阳关穴,穴位不等,然后把艾盒放在上面,当里边的艾条燃烧完了以后,基本上就完成了艾盒灸,一般建议每次燃烧的艾条,为全长的1/4到1/2都可以;2、艾条灸:艾条灸又可以分为回旋灸和雀啄灸,假如现在要选取神阙穴艾灸,第一个先用回旋灸,就是以穴位为中心,如神阙为中心,进行环绕的动作,整个艾条的远端与皮肤之间的距离是等长的,这个叫做回旋灸。还有一种方式,叫做雀啄灸,正好在穴位的上端,不做回旋,而做这种雀啄的方式。但是做雀啄灸时,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点燃的艾条离皮肤最近的位置时,一定要反复地跟病人确认一下,现在是否能接受这种灼热的程度,避免烧伤和烫伤。同时,无论是艾条灸的回旋灸还是雀啄灸,都要注意弹拨艾灰,避免艾灰的脱落,导致病人的烫伤。
艾灸的正确使用方法
张章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一般每周艾灸2-3次,每次艾灸的时长控制在20-30分钟,天天艾灸或每次艾灸的时长超过1个小时,会引起上火的症状。上火症状主要指的是眼睛干涩、干痒及嘴里发干、嗓子干、咽干、鼻子发干等上火症状,所以艾灸的时间一定要控制好,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在家中艾灸不建议隔姜或隔蒜,应该使用艾条灸,手持式的艾条灸或应用灸盒才更适用于在家中的各种操作。
艾灸的注意事项和顺序
张丽丽 副主任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2、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疱,产生灸疮,一定不要将疮弄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3、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症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饭后立即施灸;4、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小剂量,如用小艾灶,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5、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需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起到好的效果;6、调整饮食: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于器官排出体内毒素。二、顺序:在中医看来,人体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体表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十二经脉中,也有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之分。艾灸有温通经络、扶正祛邪的功效,如果先在阳气足的地方艾灸,能更好地调动经气,从而补养阳气。艾灸有一定的顺序,原则上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壮数先少后多,艾炷先小后大。
艾灸怎样操作方法 正确的艾灸方法有三种
陈玉静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回悬:将点燃的艾条的一端对准需要施灸的部位,在距离皮肤3厘米处,平行左右移动,或者反复旋转施灸,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灼痛,直至皮肤有红晕为止。2、悬定:又叫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需要施灸的部位,在距离皮肤3--5厘米的地方进行熏灸,注意位置固定不要移动,使施灸的位置局部有温热感,直至皮肤有红晕为止。3、雀啄:将点燃的艾条一端对准需要施灸的部位,就像麻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一起一落的方式施灸,火头与皮肤的距离保持在2--3厘米,直至皮肤有红晕为止。灸时应注意艾灰的掉落,避免烫伤皮肤。二、艾灸的作用须知1、局部刺激:艾灸通过对人体特定部位以艾火刺激,这种温热刺激,使受刺激的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血液循环,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能发挥镇静、镇痛作用,促进药物的吸收。2、调节免疫功能:艾灸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3、防病保健: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4、美容作用:女性涂抹化妆品的外在美难以比得上由内而外的美。艾灸可以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滋养五官发肤的功效,能淡化、表皮的黑色素,消除水肿、眼袋、黑眼圈等,有效改善面部倦容,令女性肌肤红润,有弹性、无皱纹、无斑点、在美容的同时,通过内分泌等系统起到减肥作用,让女性的身体健康,青春常驻,容光焕发,由内而外显现出女性美。5、广泛运用于医学各科:由于艾灸的作用,现在已被广泛运用与医学各科领域,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不错的特效。三、艾灸的注意事项须知艾灸要是不注意的话会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并且在艾灸的过程中会损耗一些精血,因此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艾灸的,一起来看看艾灸的注意事项:1、暴露在外的部位不能直接艾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2、以下部位不可施灸: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丸、大血管处、心脏部位、眼球等。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切记不可艾灸。4、某些疾病患者不可艾灸: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者、精神病患者等不可艾灸。5、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6、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要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时间短一点,以后再加大剂量。四、艾灸适宜与禁忌人群一、艾灸简介艾草是一种只在阳光充足之地生长的纯阳植物。艾灸是一种通过艾草燃烧的热量药理传达到身体肌肤经络,达到驱赶寒邪、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二、艾灸适宜人群1、寒性体质(手脚冰凉、精力不济、易受寒、怕冷、腹泻等)2、少年、青年、老年,男性、女性、甚至刚出生的婴幼儿都可以艾灸,只要是寒性体质就可以,或者是要治疗因为受到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三、艾灸不适宜人群1、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2、原则上女性例假期间不建议艾灸,但其实我也灸过,为了调理月经艾灸注意事项1、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不可以通风。夏天也是,不可通风不可开空调。2、饭后不可以马上艾灸,饭后1小时后才可以灸,因为过饱不可以艾灸。
艾灸怎么操作
张维 主任医师 ***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直接灸是将艾炷放在人的皮肤上面,点燃以后直接进行艾灸的方法。因为直接灸多数会在皮肤上形成水疱和疤痕,所以直接就又叫做化脓灸或者叫着肤灸。除了直接灸之外,第二个大类型叫做间接灸。间接灸主要分为艾条灸、针上加灸和温灸器灸这三个类型。那么艾条灸最简单,就是采用艾条一端点燃,吹红以后在需要艾灸的穴位上方3-5公分,进行回转动作,艾灸局部的一个过程。针上加灸是在针刺穴位以后,将小段的艾条点燃,插在针灸针的尾部进行艾灸。温灸器灸是将小段艾条点燃以后,放置在专用的艾灸盒内,然后把艾灸盒放在人体穴位上进行艾灸。这种方法通常是用于腹部和背部比较平坦的部位来进行艾灸。以上就是不同种类艾条的操作方法。
艾灸的正确方法有哪些
郭自强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艾炷灸,艾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直接灸就是把艾柱直接放在皮肤上,就这种方法会留下灸疤。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接灸的正确方法是在艾柱和皮肤之间间隔某些物品再进行艾施灸,根据所隔物品的不同,常用的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艾条灸主要用到的就是艾条,其次艾条灸的方法要正确,常用的方法有回旋法,雀啄法,为了节省人力和无力,现在有很多艾灸的器具可以代替手持艾条的方式。温针灸,温针灸是一种将针刺和艾灸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明天就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个人不建议进行自行进行温针灸,温灸仪灸,温灸仪灸通常需要用到的有温灸盒,温灸筒,短艾柱,将艾炷点燃后放在温灸仪内,在相关的部位进行艾灸,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在家就能进行,一个人也可以操作,是比较流行的艾灸方法。
艾灸如何正确使用
黄召谊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艾条灸:一般艾条的施救方法分为悬浮灸和隔物灸。悬浮灸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在距离穴位皮肤3cm左右的位置进行施灸。常见的有回旋灸、温和灸等。隔物灸是将艾条点然后在所灸部位上面悬起,在施灸的穴位上覆盖某种物品进行施灸。常见的有雷火针灸、太乙针灸等。3、温灸器灸:是一种便于施灸的器械,将艾绒或艾柱固定在盒内,在将其点燃放于施灸部位进行施灸。常用的有温灸盒、温灸筒等。建议患者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施灸,施灸时注意时间的控制,切勿盲目进行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