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未经治疗的龋洞是不会自行愈合的,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 龋病治疗的目的在于终止病变过程,阻止其继续发展,并恢复牙齿的固有形态和功能。由于牙齿结构特殊,虽有再矿化能力,但对实质性缺损无自身修复能力。除少数情况可用药物外,均需根据牙齿缺损的范围体积采用充填术、嵌体或人造冠修复治疗,以恢复形态和功能。龋齿常见的治疗方法有: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在磨除龋坏的基础上应用药物抑制龋病发展的方法,适用于恒牙尚未成洞的浅龋,乳前牙的浅中龋洞。常用药物包括氨**和氟化钠等。 治疗方法:先将龋坏组织尽可能磨除并磨去洞缘牙齿薄片,使洞敞开;以棉条隔离唾液,擦干牙面后以小棉球蘸氨**溶液涂擦龋坏牙面1~2分钟,然后用温热**吹干再涂,如此两次,然后以蘸丁香油小棉球涂擦使之还原成黑色,吹干即完成治疗。所形成的还原银沉淀于牙本质小管中阻塞牙本质小管,阻止龋的发展。一般每周进行1次,3~4次为一疗程,3~6月后复查,治疗中应防止灼伤软组织。 二、充填术 对已形成实质性缺损的牙齿,充填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成效较好的方法,其基本过程可分为两步:先去除龋坏组织和失去支持的薄弱牙体组织,并按一定要求将窝洞制成合理的形态然后以充填材料,填充恢复其固有形态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