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鼻的解剖基础: 1、正常的骨性鼻拱由对称性的鼻骨及上颌骨鼻突构成,鼻泪管走行于基底部外侧; 2、骨性鼻拱基底部正常的宽度不应超过内眦宽度的70%,否则就应该考虑截骨内推。 宽鼻的病理解剖基础: 1、鼻骨及上颌骨鼻突发育过宽; 2、鼻外侧软骨发育过渡; 3、常伴发歪鼻畸形或驼峰鼻畸形。 宽鼻发生的病因: 1、先天畸形; 2、外伤或手术后继发畸形; 3、继发于鼻腔内各种肿瘤疾病后。 宽鼻的外观表现: 1、鼻梁外观较宽,(单侧或双侧); 2、正面观鼻梁不够立体; 3、宽鼻不一定是低鼻,如果正面观鼻子感觉不高,而侧面观时鼻子比较高,那往往是宽鼻; 宽鼻缩窄术的手术指征: 1、鼻背明显过宽,骨性鼻拱宽度超过内眦宽度的70%; 2、宽大的骨性鼻拱携带着鼻外侧软骨突出明显,显得鼻侧部宽大; 3、鼻背宽度相对于面部骨性轮廓而言较宽; 4、鼻背宽度相对于鼻头、鼻翼而言较宽。 宽鼻缩窄术的手术禁忌症: 1、骨性鼻拱的长度小于1cm,不可以截骨,否则会引起鼻背塌陷; 2、外伤或手术后引起的宽鼻在三个月之内不要做截骨; 3、有全身性的疾患,如出血性疾病、心脏器质性疾患、糖尿病等; 4、眼、鼻及周围组织炎症性疾患的急性期。 手术设计理念: 1、要考虑面鼻比例的协调; 2、要考虑正面观的鼻自身比例; 3、不对称的外观——不对称的截骨; 4、避免鼻骨过度移位。 手术注意事项: 1、截骨线很高不可以超过内眦水平; 2、侧边截骨线在上端要距眶内侧缘至少3mm,以免损伤鼻泪管。 术后注意事项: 1、需要坚持佩戴夹板3周,并坚持按摩1到2个月; 2、术后前3周,每周返院复查,必要时调整夹板或热塑板; 3、鼻内切口往往无需缝合,3-5天即可愈合。 宽鼻缩窄术传统做法不合理之处: 1、只是对宽大之处进行磨除,这往往会使骨性鼻拱的尾端变得很薄,愈合后支撑力减弱; 2、期望通过鼻背植入物来达到鼻背立体的效果,这往往会使术后效果很不自然,显得又宽又高。